从传统而来 到人群中去

27.06.2014  14:22

    从传统而来 到人群中去

    贵阳孔学堂成为市民精神生活新选择

    长期以来,孔庙给人的印象是严肃冷静,但坐落在花溪河畔的贵阳孔学堂,却放下身段,走起了“亲民路线”。作为一处现代化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贵阳孔学堂如今正以“传承与弘扬儒学的圣殿,教化与开启新风的基地”为目标,开辟国学讲堂,汇聚海内外国学名家,诵读传统经典,交流学术成果……

    引领城市文化新风尚

    6月7日早上8:00,距贵阳孔学堂开门迎客还有1个小时,聆听孔学堂国学讲座的听众已经陆续到来。

    根据预告,当天的讲座是由山东大学高等儒学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带来的“中国传统家风的当代价值—《颜氏家训》的品鉴与解读”主题讲座。

    30余位听众在门外等候。孔学堂值班安保人员告诉记者,这在孔学堂是常态,每到周末许多游客都来听讲座,早早地就在门外等候。

    这里是一座开放的学堂。贵阳孔学堂以“传承与弘扬儒学的圣殿,教化与开启新风的基地”为目标,具有教化、礼典、祭祀、典藏、研究、旅游等六大基本功能。国学公益讲座则是汇聚智慧进行中华文化研修,面向大众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满足了民众思想道德教育等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自2013年2月6日孔学堂举办第一期国学公益讲座以来,孔学堂共开展国学公益讲座170余场,听众7万余人。王蒙、杜维明、于丹及顾久、张新民等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开坛讲学,深受贵阳市民欢迎。现在,贵阳孔学堂国学讲座媒体预告备受听众关注,每逢周末,明伦堂高朋满座,学习氛围浓郁。人们渴望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传承美德,到贵阳孔学堂听国学讲座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精神生活的新选择,引领着城市文化新风尚。

    讲座结束后,颜炳罡为贵州听众的热情所折服,他说:“贵州先民是为儒家文化的体现者。贵州有仁怀市,“仁怀”不就是儒家的仁吗?还有“遵义”,不就是儒家的义吗?”贵阳孔学堂的建立,不仅仅因为有王阳明在此悟道,更因它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

    弘扬核心价值观新基地

    “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同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同化矣。

    古人们的种种喻世明言,在口口相传、字字传递中,经受着时光的打磨。一字一句,细细品读,别有滋味上心头。

    早上9:30,讲座正式开始,颜炳罡教授从修身、治家的角度挑选《颜氏家训》中相关的家训条文为现场听众一一品鉴,带领大家参与到这一趟有意义的回顾与传承之旅,领悟中国传统家风的当代价值。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就过去了,听众皆是意犹未尽,围在颜教授身旁七嘴八舌讨论着。如今,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如何留得住乡愁?让功利不再玷污人生的信条?让家庭回归教化的本位?

    这场国学讲座给出了答案:捡起已布满灰尘的家训,恢复我们重家风的传统,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郑女士和7岁的女儿是贵阳孔学堂国学讲座的常客,讲座结束后,她念着“人必有家,家必有训”,家成了维系社会秩序的一大基石。一个词、一句话,亦或一封家书,言简意赅地告诉你,世界是什么,人生该如何;提醒你,怎样是对的,什么是不应该的,这就是家训的力量。她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先贤们超越时空的智慧,国学讲座就是学习这些智慧最好的地方,如果能将这些智慧运用于人生学习、成长的各个阶段,对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都大有裨益。

    李龙华老人正襟危坐,旁边陪同的是他的女儿、女婿和外孙。听完颜教授的课,他感触很多,正如颜教授所说的,无论是古代家风,还是现代家风,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崇德重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由许许多多的家庭组成的,家风、家教直接影响着社会风气、社会教化乃是全民的精神品质。今天,呼唤人们对古老家风、家教的记忆,对于建设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对于提高国民精神品质乃至国际形象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直以来,国学讲堂致力于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以新颖和通俗的继承创新体系进行传播,俨然已成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