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东朗乡特困群众喜获今春第一缕阳光

07.02.2015  11:45

                ——李大琼副县长到东朗乡开展节前慰问活动纪实   立春次日,天咋放晴,从江县李大琼副县长率县政府办、民政局、财政局、县残联等相关帮扶部门负责人到东朗乡各村开展节前慰问活动,为该乡35名特困群众送来了今春第一缕阳光。 李大琼副县长一行人先来到张锦涛家中。张锦涛是东朗乡东朗村二组村民张老正的儿子,2013年秋响应党的号召应征入伍,如今正在某部队服役。 “我代表县委、县政府来看望你们。”李大琼副县长握着现役军人家属张老正的手,亲切地说,“感谢你们为党和国家输送了人才。”接过李县长递来的慰问金,张老正有点不好意思地揣入怀里,一味地挽留领导们吃饭。领导们哪有时间留下来呢?略为话别之后,拐进了另一家。 这是一家五保户。 李副县长一行进屋后,见一个身着本地服装的老太太正枯守在一楼的炉边烤火取暖,见有生人进来,她并不打招呼,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有些冷淡。“这就是五保户叶老修,两年前患了脑膜炎,已经失语,不能讲话。”陪同慰问的乡干部指着老太太介绍说。领导们这才知道叶老修的“冷淡”是有个中原由,于是纷纷蹲下身去,嘘寒问暖起来。 据陪同慰问的乡干部介绍,叶老修是东朗村三组村民,有个女儿,已嫁他乡,老伴离开得早,自己一人独居,因为按当地苗族风俗习惯,女方的父母是不能到女婿家中居住的。早些年前,李老修还有些力气,尚能下地进田干活,自食其力。年满60岁时,成了“三无人员”,村两委便将其纳入五保户分散供养对象,日常基本生活主要靠五保定补和农低保资金维持,其起居饮食尚能自理。不料患上脑膜炎失语后,老人就失去了自理能力。 “现老人的日常生活由谁来照顾啊?”李副县长握着老人的手,不住地询问着。 “由我料理。我是老人的女婿,现已迁来同老人居住。”说话间,一个自称是老人“女婿”的村汉挤到众人面前。李副县长点点头,和老人的“女婿”攀谈起来,不断地交待这样那样,要求老人的“女婿”要抛开思想包袱,破除世俗观念,好好照顾老人,“女婿也是半个儿嘛”。 离开了五保户的家,沿着被前几天雨水浸湿的黄泥巴路,李副县长一行人一路滑足,就来到了低保户莫老成的家中。 据了解,莫老成是东朗村五组村民,其下还有两个弟弟。婚前,一家五口人共挤在一栋不足100平方米的老房中生活,婚后,已另建两栋新房给他的弟弟和他的父母亲居住。家中本来并不宽裕,兄弟们讨上了媳妇添上了儿女,生活更是艰难,常常捉襟见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交待两个弟弟和弟媳照管老人后,莫老成带上自己的媳妇,随着人流辗转于湖南、广东、云南等地打工,转眼间,十多个春秋已经过去。由于没有文化,夫妻俩在外从事的主要是砖瓦、伐木等体力工作,所挣的“苦力费”只是勉强维持生活,没有余钱寄回家中修缮旧房子,导致旧房破烂不堪。莫老成本想在外再打几年工,好挣几个钱回家建新房过日子,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妻子在打工途中,染上恶疾,客死异乡。无奈之下,只好带上年仅12周岁的女儿回家“靠低保维持生活”。 听了莫老成的遭遇,李副县长一行人无不深表同情,一面对其好言抚慰,一面交待随行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员,一定要做好莫老成和像莫老成这样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确保特困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 此外,李副县长一行人在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人的陪同下,又赴友谊、九德、孔明等村开展慰问活动,未到的村,委托当地党委、政府代表慰问。 据统计,此次李副县长代表县委、县政府在东朗乡开展节前慰问活动,共涉足8个村,慰问35人次,其中现役军人1人,五保户1人,低保户2人,残疾对象4人,特困党员6人,老村干4人,老党员3人,特困群众18人,慰问物资及资金达1.14万元,往返行程200多公里。 (孙瑞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