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杀证清白”看官员“谈网色变”

02.07.2014  20:40

               

6月16日,父亲节后一天,55岁的兴化市大垛镇从六村党总支书记周世宏自杀身亡,他把地点选择在一面墙上挂满奖状和奖牌的村办公室。妻子蔡树云从家里的厨房里发现了丈夫留下的7份遗书。遗书中,周世宏称,是网络上的诽谤造谣中伤让他“无法面对现实”。(6月27日  新华网)

对于网络,最恨之不及的官员,恐怕少不了陕西省原安监局局长。2012年8月26日,杨达才在延安交通事故现场,因面含微笑被人拍照上网,引发网友质疑。很快,一番人肉搜索下,杨达才成了“表哥”,继而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罪名落马入狱。

这是一起成功的网络反腐案件,从最初起源来看,仅因一个微笑,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类似的还有原南京江宁房产局局长“天价烟”事件等等。在网络的巨大影响力之下,少有人出了丑还能“扛过去”,往往到最后只剩下一个个“血的教训”,催生着其他官员对网络的恐惧。在此方面来讲,个别官员“谈网色变”一点不为过。

同样没有“扛过去”的,还有兴化市大垛镇的村书记周某,不过,他却付出了更大的代价。不知是不明真相群众的误解有多深,还是自我申诉有多难,还是不知网络威力有多大,到最后只留下了一份冤屈,却带走了一个生命。

周某以最古老也最悲剧的方式,结束了人们对他的质疑,然而其留给我们的思考才刚刚开始。作为时代发展产物,网络的双刃剑属性毋庸置疑,它在给我们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让一些不当消息得以轻易而举传播下去。从常见的各类网络诈骗,到如今的网络恶意诽谤,如何看待这把双刃剑,考验着普通公众,也考验着人民公仆们。

诚然,“谈网色变”并不一定是坏事。网络的反腐功能的确强大,能对人民公仆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是群众参与反腐的新兴战线,这些都必将刺激到个别心怀不轨官员,增加其违规违纪的心理成本及败露概率。然而,在这个看不见的战线上,除了应有对规章法纪的敬畏,更要有对歪风邪气的凛然。在面对不当信息时,如果还以“色变”来应对,唯恐避之不及,不仅会被群众所唾弃,还会被时代所抛弃,这显然不是新时期下公仆们应有的表现。

透过“自杀证清白”,也能窥见政府部门公关能力几何。随着中央反腐决心的加大,相信还会有官员“丑事”曝光。面对这些负面消息,政府部门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确保既警示其他人民公仆,又保护政府形象不受冲击,才是真正需要回答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