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一户农家珍藏60份契约文书

29.12.2014  14:29

    摘要:天柱县坌处镇抱塘村有一户传奇式的侗族人家,这家人现在的户主叫覃献忠,67岁。他家祖辈22代人接力收藏了60份珍贵的清水江契约文书,契约均为历代祖辈亲笔书写,分别立于明成化二年至民国时期,内容涉及宅基地、房屋、阴地、山林、田土、诉状、送讨、分关等多个种类,其中,年代最久远的一份距今548年,已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60份珍贵契约送交县档案局收藏后,覃献忠心里感到失落时,便打开空空的“百宝箱”看一看。

    新华网贵州频道12月29日电 12月上旬,天柱县坌处镇抱塘村覃、吴两氏族人因园场阴地(也称坟地)问题产生分歧,五六位七旬以上老人参与调解,十多天了仍无法达成一至意见。

    日前,从贵州省铁路部门退休回乡的覃献忠得知此事后,当即爬上二楼取下用棕绳网套着悬挂于火房炕上的小木盒,拍了拍漆黑的小木盒上厚厚的烟灰,径直往出事地点赶。覃献忠从木盒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张黄橙橙的纸单,缓缓地打开在双方面前,两姓几十号人顿时哑口无言,所有矛盾冰释于无形,问题也迎刃而解。

    这是一张黄橙橙的纸单并不普通,它是覃氏与吴氏立于光绪十年三月十三日的阴地买卖契约副本(正本已交县档案局收藏),买主覃太昌等人,卖主吴通典,所述内容就是双方产生分歧的这块园场阴地的权属、界限等。

    “现在纠纷很少了,解放初期和刚分田土下户时,田土、山林方面的纠纷特别多。”今年67岁的覃献忠已记不清多少次为村民解决土地、山林纠纷了,他只知道自己的“百宝箱”一出,纠纷都会圆满地化解。

    抱塘村主任欧阳广勇告诉笔者:“当地村民或村寨若在土地山林等方面产生争议纠纷,这些契约文书就成为铁证,能够直接平息纷争,比任何调解都有效。

    覃家祖传的“百宝箱”究竟保存了多少代人?覃献忠说:“按照覃氏历代族谱推算已有22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