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唐诗文化:诗脉融于血脉

27.03.2015  16:11

    在中国,幼儿园的小朋友接触的第一首古诗大多是那首《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该诗启蒙了无数孩童的诗歌教育,成为我们记忆中的念念回响。而写就此诗的初唐诗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成诗当时也不过才七岁。

    唐诗,得天时地利人和,繁花如簇、气象瑰丽、精彩万千。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山水田园、边塞诗、新题乐府等诗歌流派和理论都在唐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唐代诗歌的极度繁荣与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强盛不无关系,也有赖于一大批天才诗人的汇聚,其盛景引无数后代文人心向往之。可以说,在唐代诗词中,即使失意之言也透着一股豁达和自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从9世纪始,普遍的观点即认为盛唐便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全唐诗》九百卷,入录的作者两千两百余人,诗的总数达四万八千九百余首。从《诗经》到隋朝,一千多年间,诗的总数只及唐诗的几分之一。唐诗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更可谓深远绵长,唐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也是时代更迭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极其鲜明而强有力的共鸣载体,说起“床前明月光”,勾动思乡的心弦;吟诵“一片冰心在玉壶”,概懂明志之心坚。

    宋词与唐诗的承继关系尤为紧密,宋代“学词先学诗”的观点广为盛行,把唐诗的句子直接引用或是化入词中更是常见。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在参加进士考试时作诗《省试湘灵鼓瑟》,其中最后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尤为引人赞叹。苏轼在作《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便巧妙化用了钱起的诗句,作有“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秦观、滕子京都曾在自己的词中原文引用钱起的这句诗。

    对唐诗的传承和追随直到清代小说盛行之时仍可见一斑。如《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向黛玉求教如何作诗,黛玉便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又道:“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当香菱说自己“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时,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瑒、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曹雪芹借黛玉之口道出了作诗的基本法则,从中也可窥见,唐诗的影响力延续至清代仍生机盎然。

    唐诗对“炼字”“锻句”的不懈追求和对意象的完美演绎,熏陶了我们对文字和美学的感受,其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跨越千年,现代人的表达中也经常可以寻见唐诗的踪影。

    然而,一边是社会上“国学班”的流行,一边是某些地区打着为学生减负的旗号删减教材中的古典诗词内容,现实的复杂性需要我们正视古典诗词教育普及和传播发扬的问题。近日,陕西卫视重磅推出了全国首档原创唐诗文化益智类节目《唐诗风云会》,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在寓教于乐中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打造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同时也是在如今各种真人秀、选秀、相亲娱乐节目泛滥的电视环境下另辟蹊径,以唐诗文化引领综艺节目在价值导向上的提升,为观众在周末更添一道文化大餐。

    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才能知道我们向何处去。唐诗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诗歌文化的巅峰,其丰硕滋养了无数后世子孙看世界、看自己的目光,其博大精深、旷古绝今值得我们潜心学习、笃力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