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县乡镇供水发展已成大气候

20.05.2015  20:48

    2014年,余庆县乡镇供水营业总收入达到549万元,是企业成立之初营业收入的20倍,企业处理水质工艺建设全面升级换代,经营管理正实现智能化、信息化,企业发展正经历着转型升级,发展已成大气候。

    余庆县有县城供水公司和乡镇供水总站两家供水企业,县城供水公司承担县城供水任务,乡镇供水总站承担着全县九个集镇的供水任务,县城供水公司和乡镇供水总站两家供水企业的关系如同“居民”和“农民”。多年来,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民”立足实际,艰苦风斗,用非凡的业绩谱写新篇章。

管理混乱 经营困难

    余庆县乡镇供水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最先有4个乡镇水利站分别牵头组建,供水对象主要是乡镇党政机关和少数居民,供水人口不足2000人。组建的供水站工作人员为临聘工,没有办公场所,只有简易的抽水房,到1994年,全县已有六个乡镇组建供水站,各站自行管理。由于组站体制和管理落后原因,出现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纪律差、财务管理混乱现象,导致供水站经营困难,入不敷支,举步维艰,给当地供水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统一收编  统一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让国家建设的水利建设项目充分发挥民生效益,保障供水安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加强供水站的管理。面对着供水的重要使命,1994年余庆县水利局决定对6个乡镇供水分站进行整合,统一收编,组建余庆县乡镇供水总站,企业性质为国营,总站为一级法人,各供水站为二级法人,各乡镇供水站向总站交纳管理费,接受总站统一管理。统一收编,这让各分站的临聘工作人员有了依靠、有了归属感。

    俗话说“端了人家碗,要服人家管”。总站一级法人直接受县水利局领导,要对水利局负责,各乡镇供水站要服从总站管理,强化上下级监督和管理。由于是直接受水利局管理,这让水利局在各乡镇实施的集镇供水项目得到有效管理、保护,让国家建设的水利建设项目更能发挥民生作用。

整合资源   大乡镇带动小乡镇

    发展通常讲究效益优先的原则,而乡镇供水属于社会公共事业,供水企业在讲究效益的同时,更多的是承担社会责任。

    1994年,乡镇供水总站有6个供水分站,年营业收入达到27万元,远高于成立之前各供水站的营业总和。6个供水分站都处于相对较大的乡镇,其余4个较小的乡镇未成立供水分站。由于供水属于社会公共事业,政府主导水价,水价偏低,与市场经济发展不匹配,人口基数大的乡镇其供水营业收入基本能维持供水运行成本,相反营业则会亏损。

    供水是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供水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地方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供水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当地经济的发展,面对全县还未建设公共供水基础设施的4个小乡镇,县政府不可能不管,县水利局不可能放弃。

    水利局领导班子和乡镇供水总站负责人肩负重任,立足长远,提出了供水利用大乡镇带动小乡镇发展的重大战略,利用大乡镇供水盈利填补小乡镇供水亏损,有效整合资源,破解小乡镇难以建立公共供水设施的难题。

    随着大乡镇带动小乡镇的战略逐步落实,到1999年,全县各乡镇已全部组建供水站。

利用优势  规范管理

    刚成立的乡镇供水总站虽然对全县各乡镇供水分站实行统一管理,但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和乡镇供水的实际,供水面临着服务范围广、人口不集中、管网铺设距离长,导致企业供水运行成本较高,同时加之管理不善,各供水分站财务方面经常出现座收座支、挪用公款等情况,供水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

    面对日益严峻的问题,2003年乡镇供水总站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利用企业走集团化建设的优势,切实理顺企业发展道路。总站实行法人负责制,严格财务管理,实行法人一支笔签字,各供水分站实行报帐制度,规范了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供水总站成立了职代会和工会组织,支持总站行使管理权力,组织职工参加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与总站建立协商制度,同时总站制订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职代会对其进行讨论通过,实行制度管人,人人平等,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

激发潜能  增添活力

    为充分挖掘企业职工潜能,证明其自身价值,乡镇供水总站对各分站实行定岗定编,竞争上岗,公开竞聘选用人才, 营造优秀管理人才终有用武之地的用人环境,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同时做好激励工作,激发员工工作激情。

    乡镇各供水分站站长和关键技术岗位实行竞争上岗、公开竞聘制度,同时掌握公平性和适度性,加强绩效考核,将考核落实到每个人,每月考核评分,确定绩效工资。通过竞争上岗、绩效考核等措施,充分发挥职工才能,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激发员工活力,改变了企业以前吃大锅饭的局面。

引进设备  改造升级

      良好的水质是人民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重要保障,也是衡量供水企业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2014年,乡镇供水总站对各乡镇供水分站的水质净化设备和消毒设备进行改造升级,采用先进的电解法二氧化氯协同发生器消毒设备,这种利用食盐(NaCl)电解产生二氧化氯(ClO2)混合高效消毒剂进行水质消毒,具有运行成本低、处理后的水质高、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等特点,弥补了以前二氧化氯消毒储存使用不方便,水质不高,且成本较高的不足。

      同时,各乡镇供水站的水厂工作人员实行专职抽水、专职消毒,各乡镇供水分站站长、专职抽水员、消毒人员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工作。

远程监控  提升效率

    谋求发展,着眼未来。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提升管理水平,县乡镇供水总站推进企业信息化、自动化管理,安装供水自动化远程监控系统。通过自动化远程监控系统,水厂操作人员可以在水厂控制室远程监测厂内水池水位、进厂流量、出厂流量、水质等信息,同时,总站监控中心管理人员通过监控画面实时掌握供水的每个环节状况,实现远程超控各水厂的运行设备。

    当前,乡镇供水总站松烟分站正在启动供水自动化远程监控系统,已完成初步安装工作,水费计算机收费系统信息一体化已经建设完毕并投入运行近五年,其余各乡镇供水分站的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工作将全面展开。随着供水自动化远程监控系统的安装,企业生产调度能力显著增强,服务更高效,企业在取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稳步推进阶梯水价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水价,如实反映企业供水成本和运营成本,是供水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2015年2月,乡镇供水总站申请实施阶梯水价召开听证会,5月1日起全面施行阶梯水价,阶梯水价规定了居民用水价格为2.2-4.4元/立方米,非居民生活用水价格为2.6元/立方米,特种行业用水价格为6元/立方米。

    根据市场规律,建立合理的水价,一方面保障了企业取得合理利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利用经济价格杠杆作用促进水资源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配置。

发展已成气候  工作更需努力

    余庆县乡镇供水总站供水人口从成立之初的2000人发展到现在的8万人,售水量达到267万立方米/年,仅比县城供水公司售水量少11万立方米,营业收入从1994年的17万元增创到2014年的549万元。这个“农民”立足实际,艰苦奋斗,在成长中不断规范自身管理,理顺体制,完善职能,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支持,做强自身发展,保证人民群众用水的安全。

    乡镇供水是乡镇发展的生命线,做好乡镇供水,事关乡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虽然乡镇供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社会发展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乡镇供水服务期望越来越高,对供水质量越来越关心,加之当今极端气候易发,乡镇供水对余庆县乡镇供水总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供水服务的需求和期望点出发,以提高供水服务的社会满意度为目标,乡镇供水还有很多工作还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工作倍加努力。

      余庆县乡镇供水总站现有职工62人,下有9个乡镇供水分站,主要输水管道长190公里,供水人口8万余人,2014年售水量267万立方米,年营业收入549万元。2015年5月1日,乡镇供水总站开始施行阶梯水价,水价最低2.2元/立方米。

(余庆县水务局 梁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