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

04.06.2014  21:09

一、概况

侗族是中华民族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民族,来源于古“百越”族系,由秦汉时期西瓯中的一支发展而来。侗族主要分布黔湘桂鄂四省(区)毗邻地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贵州的侗族有143.19万人,占全省人口的4.12%,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11.41%,,主要聚居黔东南州各县及铜仁市玉屏自治县、江口县、石阡县、万山区。

在封建王朝统治以前,侗族每个氏族或村寨,皆由“长老”或“乡老”主持事务,通过侗款,利用习惯法维持社会秩序,这种组织一直保存到中华民国初期。

侗族居住地,史称为“溪峒”,四周山峦,内有平坝,坝上溪水环流,平坝土壤肥沃,大者万余亩,小者数百亩。这里雨水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多村头寨尾有古树,溪流上横跨“风雨桥”,寨中鱼塘四布。按族姓聚居,鼓楼耸立其间。贵州的侗族地区,有风景秀丽的黎平堂安生态博物馆、八舟河风景名胜区,有肇兴千户侗寨为全国之最,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黎平地坪风雨桥,从江增冲鼓楼,有岑巩龙螯河风景名胜区等等。

 

二、文化和风俗习惯

文化艺术     侗族文学艺术丰富多彩,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称。诗歌格律严谨,韵韵相扣,句句相映,比喻贴切,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情歌优美,真挚热情;叙事歌委婉曲折,含义深长,可连唱数夜;歌词多以人类起源、民族迁徙和夫妻相爱、男女相恋为题材,具有史料价值;流传故事曲折,引人入胜。音乐曲调宛转悠扬。琵琶歌,因以琵琶或加“格以琴”(俗称牛罢脚)伴奏而得名,曲调欢快流畅,为侗族所特有。

工艺美术     工艺品有挑花、刺绣、藤编、竹编。银饰有颈圈、项链、手镯、耳环、戒指、银簪、银花。纺织品有侗锦、侗带、侗帕、侗布。先用靛染,后涂蛋白的“蛋布”,颜色鲜亮,为侗族固有衣料。

建筑   侗族擅长石木建筑,鼓楼、风雨桥是其建筑艺术的结晶,很有特色。鼓楼为木质结构,以榫头穿合,不用铁钉。有三、五层至十五层,呈4面或6面8面,高4—5丈,飞阁重檐,形如宝塔,巍峨壮观,是一种融合宝塔与亭阁风格于一体的特有建筑物。鼓楼是侗寨的中心,是公众集会的议事场所,所处位置及建造较高,便于登高远望。风雨桥是石墩木桥,长廊桥道,桥亭重瓴联阁,雄伟壮丽。风雨桥既是建筑在人们必经要道、村头寨尾、连接溪河两岸的交通设施,装点村寨风光的建筑物,又是人们遮风避雨、纳凉休憩的地方,还是迎送宾客、青年人唱歌娱乐场所。

      服饰     侗族妇女装束各地互有差别,有着管裤、衣镶托肩、钉银珠大扣、结辫盘头者;有衣长齐膝、襟边袖口裤脚有滚边或花边、挽盘发者;有着大襟衣、大裤管、束腰带、包头帕、挽头髻者;有着对襟衣、衬胸布、围褶裙、系围腰、着脚套或裹绑脚、髻插银椎者;有宽袖大襟、衣滚绣有龙风花卉、长裙过膝、梳盘发者。一般都喜欢戴银饰。男子装束,近城镇者与汉族无异,唯边远山区略有区别,穿右衽无领短衣,着管裤,围大头帕。

节日  侗族多数地区过春节,也有的地区在10月或11月择日“过侗年”。届时人们打糍粑酿米酒,合伙宰猪杀牛,敬祭祖先,携带礼品往岳父岳母家拜年,备酒设宴,接待宾客,举行“多耶”或跳芦笙和“斗牛”。吃新节多在7月,节期不一,届时以新米和鱼祭祖,预祝丰收。

饮食   主食大米,好饮米酒,嗜酸辣味,有“侗不离酸”之说。自行制作的“腌鱼”、“腌肉”,风味独特,贮藏数年不坏。油茶是特有待客小食,色香味齐全。

 

三、侗族大歌

一领众和、多声合唱的无乐器伴奏的侗族“大歌”,声音宏亮,气势磅礴,节奏自由,享有盛名。以演唱者和听众人数多而得名。主要流行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榕江、从江等县的侗族聚居区。其特色是主旋律在低声部,高声部是附和、派生的。其特点是:无伴奏、无指挥。黔东南州歌舞团侗族大歌合唱队于1986年10月应邀在法国巴黎艺术节上演唱,被法国《解放报》誉为“最有魅力的复调音乐”。

在侗族的民歌中,侗族大歌之所以称“大”,是因为除了这些歌古老外,还因为这种歌无论在结构上,演唱方式和场合上均与其它歌乐不同。首先,这种歌的结构一般都比较长大,一首歌包含有若干个段落,除了以表现声音为主的“声音大歌”外,一般都在六七段以上。“叙事大歌”在百段以上。其次,除了平常练习外,大歌只能在节日和招待外寨来客这种比较隆重的场合才能演唱。第三,大歌必须由歌队或歌班来演唱,不能独唱,因为它至少包含有两个以上的声部。

歌班中要选拔出领唱和唱高音声部的歌手,高音侗语叫“寨嘎”或“所赛”、“所胖”,意为雄声、雄音、高音。唱高音者从小就开始有目的的培养,一般同时培养3个。但在演唱中则不论歌队有多少人,唱高音的只有一人,或三人轮流担任。除了高音之外,其他成员均唱低音声部,侗语称为“每嘎”或者“所每”、“所登”,意为母声、母音、低音。高音者在歌班中通常充当自然领袖,能号令队员,因此一般又称高声者为“歌头”,享有较高的声誉。

歌班所练唱演唱的歌曲就是侗族大歌。大歌的正式演唱场合是比较隆重的。通常是外寨的客人(歌班)来访时,主寨的歌班就邀请对方夜间进鼓楼唱歌。每首大歌都有它特定的“赶赛”,这是一种“歌头”和“结尾”性质的东西,当甲方唱了某个地方或某种大歌的“赶赛”,乙方就知道甲方要唱什么内容,才好准备答唱。大歌唱了三首之后,又唱结尾的“赶赛”,这时对方知道你要停止了,马上准备答唱。三首大歌为一组,侗语叫“一卡”,这样一“卡”一“卡”地互相唱和下去,可以通宵达旦。

大歌的种类很多,由于演唱场合、演唱形式和演唱人员性别的不同,可以分成“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礼俗大歌”、“儿童大歌”、“戏曲大歌”、“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男女混声大歌”。鼓楼大歌,是大歌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不同村寨男女歌队在鼓楼对歌的主要歌种,曲调以中心衬词来称谓。叙事大歌,是以展示故事情节、人物对话为主的歌体。声音大歌,侗语叫“嘎索”,从内容上说,这不是鼓楼对歌的主要歌种,而是在对歌过程中的一些精彩插曲,多数情况是应听众的邀请或听众情绪有波动时歌队就“换嗓子”唱起的声音大歌。这种歌的歌词短小,主要以展示乐曲的旋律曲调为主,常常模仿虫鸣鸟叫、小河流水。拉腔时轮流换唱高音,此起彼伏,特别优美,最能体现大歌的旋律和发挥歌队的演唱水平,这是侗族大歌音乐最精华的部分。儿童大歌,是儿童游戏娱乐时唱的多声部歌曲,歌词短小,音乐欢快,以齐唱为主,童稚之气十足。

 

四、语言文字

侗语,是侗族人民的主要交际工具。侗语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它不仅具备汉藏语系大多数语言共有的主要特点,而且与同语族的壮语、布依语、傣语、黎语和同语支的仫佬语、水语、毛南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有很多共同特点。根据词汇的异同及某些具有特征的语法现象以及语音特点,将侗语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

贵州省人民委员会于1958年8月在贵阳主持召开了侗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认定了《侗文方案》(草案)。同年10月,经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试验推行《侗文方案》(草案)。《侗文方案》(草案)正式批准试验后,当即在侗语南部方言的第一土语区榕江县车江进行了第一次试验推行。经过3个多月120多个课时的试验,证明侗文方案是可行的,深受广大侗族人民的欢迎。截止1995年,贵州共开办侗文农村社会扫盲班857个,学员31742人,脱盲26346人,脱盲率为83%。群众学会侗文后,用来记事、写信、写请柬、写对联、创作诗词、编写和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学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