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好我们特有的“文化条形码”

27.11.2014  12:50

  11月18日——9日,由黄平县委县政府、贵州省文物局联合主办,贵州省文物博物馆学会,贵州省苗学会等单位承办的“贵州民族传统节日文化论坛”在黄平举行,40多名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对民族节日文化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且达成共识: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民族传统节日悠久厚重,贵州民族传统节日文化集中展现了贵州文化的原生性、丰富性和多样性,是贵州各族人民的宝贵财富和精神家园,是支撑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重要资源,是传承、创新和发展繁荣贵州民族文化的重要源泉,必须进一步传承弘扬。

  我省有一千多个民族传统节日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除汉族而外有十七个世居民族,“多元一体,合而不同”是贵州文化的重要特征。在贵州的民族文化传统节日中,纪年性、祭祀性、纪念性、农事性、社交性等等类型应有尽有,娱神功能、娱人功能,传承民族文化、模塑民族心理功能样样俱全。据统计,在贵州有一千多个民族文化传统节日,从正月初一到腊月三十,全省各地几乎每一天都有民族文化传统节日,“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就是贵州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的真实写照。其中著名的有苗族的“芦笙节”、“鼓藏节”、“姊妹节”、“四月八”、“苗年”;布依族的“三月三”、“查白歌节”;侗族的“祭牛节”、“吃新节”、“侗年”;彝族的“火把节”;水族的“端节”;瑶族的“盘古节”等等。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的颜勇认为,贵州的每一个民族文化传统节日,都是一次服饰文化的展示,都是一次歌舞文化的展演,都是一次饮食文化的推广,都是一次历史文化的传承,每一个民族,都是通过一个个传统节日在传承着自己的民族文化,来延续着自己的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生生不息,延绵不断。

  民族传统节日是文化“条形码”

  每一个节日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具有记录历史、传播文化、承上启下的功能。贵州省台江县苗学会研究会的张少华介绍,台江革一大塘的捞鱼节、良田地区的二月十五和老屯、施洞地区三月十五姊妹节等这些不同地域、不同季节进行的苗族节日,它所承载的都是一个从“方圆百余里的苗族都是同族兄弟不能开亲”演变为“族内姊妹兄弟可以开亲”的婚姻变革的全部历史。水族端节分批过节,是以血缘氏族为主要依据划分批次,是水族独有、贵州特有民族年节。作为苗族特有的、沟通苗族“人界”与“神界”的桥梁的“苗年”,既是传承和传播包括苗族祭祀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在内的苗族文化的载体,同时这个活动本身也是这种文化的一部分。

  贵州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不管从内容和形式,都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如镇远与施洞两地相距三十公里,但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龙舟文化,镇远的汉族龙舟文化随着时代进步,娱乐性是其最大的特点,而施洞的独木龙舟节,从它的龙舟制作和形体以及活动中的民俗事项和程序,都是唯一的,也是当地苗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节日也是民族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大舞台,让各民族的文化和艺术事项得以传承和发展。比如,每年三月十五的苗族姊妹节,苗族的歌舞、刺绣、银饰、服饰等等都会在节日上展示,间接也会激励年轻人去学习和继承这些传统技艺。

  凯里学院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雷秀武、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颜勇研究员认为,对于贵州的民族文化传统节日拥有者来说,民族传统节日是他们的一种文化,一种状态,更是他们的一种生活。节日是流淌于他们日常生活的文化血液,是贯穿于他们日常生活的文化脉络,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集中展现民族的传统生活和文化整体系统,以其独特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文化特色,因而是民族文化身份的“条形码”。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的文化血脉,能产生巨大的亲和力、凝聚力,有沟通情感交流、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是民族情感认同的“粘合剂”。通过民族传统节日,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传承共同的文化,从而成为民族文化认同的“旗帜”。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的“文化诉求”,对内谋求本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对外则是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追求“文化承认”的诉求。

  “黄平共识”保护民族传统节日

  与会专家认为,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传统节日的丰富性,是贵州文化的一大优势,无论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无可取代的。加强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利用、开发,对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社会的发展,传统节日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的周真刚研究员认为,高速发展的经济剧烈地冲击着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的传承面临着失传的危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冲击,贵州民族地区原有的社会秩序被突破,传统的社会结构趋于瓦解。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成员对文化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传统节日的稳定性受到全面的冲击。

  与会专家认为,有的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热衷于西方传入的洋节,而不愿意参与自己民族的节日活动,不会说本民族的话,唱本民族的歌,跳本民族的舞蹈。打工潮中,不少民族地区的年轻人加入了打工的潮流,远离家乡,远离本民族的文化氛围,造成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几乎后继无人。其次,许多民族民间文化老艺人年事已高,无人继承手艺,使得传统节日文化精华面临消失的危险。一些民族地区在发展中,对节日文化进行损毁性开发,使得传统节日被异化,节日文化面目全非。

  论坛上,专家们达成了保护民族传统节日的“黄平共识”:要走民族特色与追求多元相结合的道路,强调民族特色。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内容,既体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鲜明的主题思想和显著的地方特色,又展示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时代特征。为此,要进一步提升对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要营造保护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良好氛围,积极做好民族节日文化的导向引领、协调扶持、传承发展、合理利用工作,积极推动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加强贵州省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为提升节日文化价值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