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定力 守牢底线

08.04.2015  10:58


  本报评论员

  弱鸟先飞,至贫可能先富;滴水穿石,涓流汇成潮涌。二十多年锲而不舍,宁德儿女抓住经济建设这个根本,突破交通瓶颈、融入海洋经济,坚持不懈地打基础、强配套,实现了向海洋拓展、向新型工业化升级的“华丽转身”,摆脱“边缘”、摆脱贫困,站在了对接长三角发展和对台合作的前沿。

  宁德经验告诉我们,扶贫开发,发展是总办法,路子是总方向。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不仅要解放思想,更要把握方向、找对路子。贫困地区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关键在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文化旅游发展这四个轮子怎么转。学习借鉴宁德经验,就是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坚持“路要修下去,人要搬出来,教育要搞上去”,坚持以工业化增加就业、以城镇化减少农民、以产业化致富农民,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走出一条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的扶贫开发之路。

  扶贫开发,生态环境这条生命线不能丢。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破坏生态的扶贫最终只能返贫。要把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精准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用集约建设、集约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减轻生态环境压力,走出一条“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特色发展之路。

  扶贫开发,开放带动这个活力源泉要抓牢。“扶贫的成果将是开放的新起点,开放将使扶贫工作迈向新台阶”。要用好8个东部发达城市对口帮扶的机遇,

  把东部干部“请进来”,让我们的干部“走出去”,跟着干、学着干,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增强本领。要大力构筑开放平台,为贫困地区集聚发展要素、增强内生动力。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和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的氛围和合力。

  扶贫开发没有捷径可走,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发生巨变,只能是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滴水穿石般的变化。贵州在扶贫开发上已经取得的丰硕成果表明,我们找到了一条贯彻中央精神、符合贵州实际、顺应人民期待的扶贫开发道路,就是守住“两条底线”,既“”又“”,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只要我们矢志不渝沿着正确的路子,用一步紧跟一步、一棒接着一棒的“过山劲”走下去,就一定能不断夺取我省扶贫开发的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