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借力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06.09.2019  18:15

山与海携手出实招 “组团式”帮扶谋实效

——我省借力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截至9月1日,六盘水市、铜仁市、黔西南州、黔南州实现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校与东部帮扶省(区、市)学校结对帮扶全覆盖;今年底,每个贫困县启动实施1所普通高中(或中职)学校和1所薄弱初中学校(或2至3所乡镇薄弱学校)帮扶模式推广工作……

  我省教育系统牢牢抓住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围绕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借助东部帮扶城市的优质资源,探索实施“组团式”帮扶模式提升办学水平,取得了丰硕成果。

  4月26日,在第七届贵州人才博览会上,我省被帮扶的8个市州教育局领导与帮扶城市领导座谈,并向帮扶城市递交教育帮扶“一校一策”需求清单,进一步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新内涵。

  这只是我省在推进教育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中,坚持精准高位对接、主动争取的一个缩影。

  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组团式帮扶工作中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定期会商机制,主动对接、经常对接,积极争取对口帮扶城市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及时解决教育对口帮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困难;

  按需匹配结对帮扶,指导受援学校与东部城市帮扶学校及其他帮扶力量共同签订组团式帮扶协议,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明确帮扶责任和具体措施,形成“一对一”“多对一”的结对帮扶格局;

  常态长效跟踪推进,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明确跟踪负责的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实现双方沟通协调的常态化、长效化,合力推动工作落实;

  ……

  在工作中,我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对路的政策、更加有力的举措和更加扎实的行动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出实招、求实效,有力有序推进教育东西部扶贫协作各项任务顺利进行。

  我省将着力点放在加强深度贫困地区教育的“自我造血”能力,聚焦整体提升,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坚持标准明确需求、突出重点辐射带动,彻底解决区域性教育水平不高的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大力推动帮扶城市选派优秀校长、学科领军人、支教团队,提高办学水平;职业教育阶段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发力,积极构建职业教育联盟;高等教育阶段强化资源整合、统筹推进,积极开展师资培训、学科建设、产学研结合等合作交流。一系列帮扶“组合拳”,让越来越多的山里孩子享受到了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今年4月,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制定的《教育组团式帮扶实施方案》提出,在2020年底前,全省全面推广“组团式”帮扶模式取得明显成效,实现先进理念植入、先进管理经验落地、先进教育教学制度生根,推动贫困地区中小学办学品质提升,实现内涵式高质量有特色发展。

  为充分用好用足教育组团式帮扶资源,我省通过“四配套”“四植入”,切实提高了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即在党委、政府的统筹协调下,实现对口教育帮扶中的支援团队配套、帮扶资金配套、制度建设配套和人才培养配套,并通过优秀支教团队的精神引领、文化植入、管理输入、示范培训等,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植入、管理模式整体植入、理念观念传播植入、利益共同体构建植入。

  鼓点密集,步履铿锵。高位对接、选好校长、组建团队、建好机制、多元激励、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我省全面推动教育“组团式”帮扶各项任务落细落小、落地落实,形成了一批站位高、有特色、有硬招、可复制、可操作、有实效的教育“组团式”帮扶经验。(记者 王雨 见习记者 彭林元)

[责任编辑: 吴雨 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