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娇名片 贵州懂绿

11.03.2016  10:11

稻花鱼,生长在水田里,稻花滋养秋鱼肥。几年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用这道黔东南州美食挑动了全国观众的味蕾。

事实上,这种“鱼稻共生”的绿色生产方式已经在贵州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中沿袭了数百上千年。

一片小小田地里的“绿色法则”是生产、生活、生态,是根植在贵州人民心里和行动上的“绿色价值观”。

如今,“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贵州人民,又在新的历史阶段开启了一路追绿一路歌的征程。

守绿”——良好的生态资源是贵州传递给外界的第一缕印象。守住绿色,是贵州的集体共识——全面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铁腕治理污染,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把生态环保工作纳入法律层面,绿色欢歌继续高唱,生态文明道路越走越宽广——“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不断被贵州丰富、发展、完善。出生就要种树、砍树就要栽树,少数民族同胞至今保持的坚守“绿”的态度不仅是美谈也是榜样。 

护绿”——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走“守着青山绿水饿肚子”的穷路,贵州首当其冲亮出了“多彩贵州拒绝污染”的牌子,大数据、大健康产业发展风生水起,电信等四大运营商扎根贵安新区,生态友好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的蓬勃发展,留下了绿水青山。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从贵州发轫,生态文明理念在贵州汇聚、发声,形成共识……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贵州的宝贝,成为贵州人民最傲娇的一张名片。

造绿”——让贵州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是全省各族的共同愿望。到“十三五”末期,贵州森林覆盖率将达到60%,数据的背后是贵州对生态建设前所未有的重视。连续两年春节节后上班第一天,贵州各级干部上山种树,播下了绿色的种子,种下了发展的希望。绿色发展、你我有责,绿色底色、共同绘就,绿色梦想、贵在坚持,多彩贵州正在绿色绽放。

守绿”、“护绿”、“造绿”浓缩成一个词,就是——“懂绿”。两会讨论中,全国人大代表龙超云准备了三件“道具”谈黔货出山的思考,其中一件是用锡纸包装的地下矿泉水。

为了避免因阳光照射造成水中矿物质流失,这家省外商家别出心裁推出了这件产品,水的价值陡然提升。列举这个事例,既有对绿的思考、利用,更折射了贵州人对绿的理解。代表们纷纷感叹,这就是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最鲜活的例子。

用绿色回答一切,用绿色指向未来。“懂绿”是贵州人民的优秀传统,“懂绿”是镌刻在贵州人心中的价值刻度,“懂绿”是贵州人的自觉行动。

一路追绿,一路歌。绿色怒放的贵州,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