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6.11.2015  10:13

  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

  为协助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省人大财经委于2015年8月至10月组成调研组前往部分市州、县进行专题调研,了解各地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并在省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贵州日报、贵阳晚报等多家媒体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意见,专门听取了省旅游局的相关报告和部分旅行社,导游、领队、旅游者及从事智慧旅游、投融资企业的意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迅猛,成绩喜人

  “十二五”以来,我省按照“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发展思路,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把旅游产业明确为我省转型升级的五大新兴产业之一,将100个重点旅游景区建设纳入了“五个100”工程,齐心协力,扎实推进,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我省旅游产业近年来主要指标实现了年均23%左右的增长,2014年,旅游业增加值占GDP和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8.7%和18%,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了15%左右,支柱产业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显现。今年1--10月,全省游客接待量达到3.3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了309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6%和21.83%,主要指标在全国的排序进一步上升。通过100个旅游景区的建设,提升了景区的竞争力、带动力和影响力,使景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连续十年举办的全省旅发大会,不仅成为我省整合各方资源,推动承办地在基础设施、生态保护、服务接待等方面实现提速增效的重要抓手,而且也成为了统一全省旅游发展认识、改善旅游发展环境、提升旅游影响力、助推我省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今年成功举办的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吹响了打造以“多彩贵州· 山地公园”为品牌的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的号角,我省旅游产业发展定位更清晰,目标更明确,前景更广阔。

  (二)带动效应日益显现

  通过资源整合、规划衔接等途径,加快了旅游产业跨行业融合发展,建设了一批农业旅游观光园、城市旅游综合体和特色旅游小城镇,初步构建了多点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通过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融合,使乡村旅游收入和接待人数占到了全省旅游总收入和总接待人数的19%和41%,成为了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

  (三)改革步伐不断加快

  出台改革措施,将旅游发展指标纳入了各级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加快改革试点,在优化机构设置、理顺体制机制、搭建融资平台方面取得初步成效。改革法人治理结构和产权制度,使全省112个景区实现了公司化运营,部分市州、县还以委托经营、参股控股、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引进了优强企业参与旅游开发和经营管理,形成了经营管理模式多元化格局,盘活了旅游资源,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转型升级。

  (四)治理能力逐步提升

  各地认真开展《旅游法》和《贵州省旅游条例》的宣贯工作,建立了旅游市场和环境综合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开展了旅游市场综合治理行动,聘用了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制定推行了一批地方旅游产业标准,进一步规范了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得到提升。

  二、纵观现实,喜中有忧

  (一)观念陈旧,创新乏力。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层次和需求不断升级,对旅游的需求已不限于“吃、住、行、游、购、娱”,逐步向“商、养、学、闲、情、奇”等新业态拓展,从传统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化,出行方式从跟团游向自驾游、自助游的散客化方向转变。然而,我省许多景区没有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还停留在观光主导下“门票经济”的“原始”状态,有的景区多年几乎都是一个样,没有开发新的旅游项目,旅游淡季更难以吸引游客。

  (二)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一是部分景区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属地管理归当地政府,而景区管理又属省(市)的水利、林业、交通等相关部门,推诿扯皮时有发生,地方政府缺乏对这部分景区及周边配套设施投入的积极性;二是旅游涉及的范围广、部门多,协调难度大,但许多地方仍主要依靠旅游局抓旅游,难免出现“小马拉大车”的情况;三是由于投融资体制不健全,招商引资难度大等因素,许多景区的建设投入主要还是依靠财政,加上财力有限,地方政府也只能“仅水焖饭”,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导致景区建设滞后,配套设施不完善;四是景区之间、市县之间、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合作共赢的协调机制未有效建立,导致在旅游规划、线路设计、项目申报、宣传推介、游客疏导等诸多方面仍各自为政;五是生态补偿、考核考评等机制还有待建立和完善。

  (三)规划不力,设施落后。由于旅游景区管理部门主要在县级,各地根据自有财力和旅游资源对辖区的旅游产业进行规划和设计,难以形成按“国家公园省”的思路进行合理布局和资源优势互补。有的规划明显滞后和粗糙,有的不按规划实施,有的规划反而破坏了景区的自然景观和风格。总的来看,各地旅游基础设施依然落后,特别是旅游集散地、景区道路、停车场、公厕、污水垃圾处理、旅游交通标识、餐饮住宿等公共配套设施。

  (四)管理不严,状况不佳。一是许多景区及周边私搭乱建现象和“脏、乱、差”的情况依然突出;二是饮食摊点食品安全和卫生令人担忧;三是道路两侧服务区、加油站的服务质量和厕所卫生有待改善;四是发展旅游对生态、景观和环境破坏的情况依然存在;五是景区过度商业化和商业业态、价格管控、诚信经营亟待进一步规范;六是对旅行社及景区工作人员、出租车和旅游车驾驶员、导游、领队的管理还需加强;七是景区安全设施设备和安全措施有待完善。

  (五)信息不畅,通讯不灵。我省正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启动了“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建设,实施了包括“智慧旅游云”在内的“7+N”朵云工程,但目前旅客在贵州旅游仍是“云里雾里”,没有一个统一的网站或APP能够全面介绍贵州各景点“吃、住、行、游、购、娱”的具体情况和实时状况,游客不知道将到的景区接待人数是否达到了上限,通往景区的道路是否通畅,当地的天气情况如何,周边住宿和饮食能否达到自己的要求等等。由于信息不对称,曾有多个旅游团乘车奔波数小时,快到时方知景区道路被冲毁或景区爆满“限客”,不得不又原路返回,车上游客怨声一片。许多景区也没有WIFI或4G网络覆盖,无法满足游客通讯的需求。

  (六)交通不畅,中转不便。虽然长期困扰我省旅游产业的干线交通瓶颈已经打破,但连接景区景点和民族旅游村寨的联络线路况差、道路窄、通行受阻等问题仍较突出。有的道路路基和边坡塌方后得不到及时修复。此外,由于景区间的旅游线路设计不科学,公共交通不便利,给许多散客的中转带来不便。据统计,目前我省景区游客中,跟团等有组织游客大约只占一成,其余九成为自助游或自驾游,其中自助游占比约20%,由于景区分散且距离较远,景区之间公共交通不便,导致自助游散客在景区间流动慢,游览景点少,路上耗时长,增加了旅游成本。

  (七)特色不特,品位不高。从我省各景点情况看,由于对当地文化挖掘不够和资源的相似性等因素,导致景区同质化现象严重,特别是村寨、古镇类的景区尤为突出。各地对旅游商品、特色餐饮的开发也不到位,盲目模仿成为了大多数景区的通病。多数旅游商品由于包装、宣传或工艺等原因,变成了“地摊货”,产品附加值不高。有的极具地方特色的饮食,由于就餐环境卫生条件差,游客也不敢涉足。

  (八)人才匮乏,优劣难辨。目前,我省旅游景区规划、创意策划、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宣传推介、电子商务等专业人才短缺。导游人数总体不足,尤其是旅游旺季更为突出。目前导游基本属于一个相对无组织的独立群体,大多没有固定单位和薪酬,但其言行又关系到贵州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对这个群体的管理还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也没有建立相应的评级机制对其服务优劣进行评判。

  (九)宣传不够,客源不广。近年来,我省虽加大了旅游宣传推介力度,但贵州旅游知名度在境内外尤其是在境外仍亟需提高,客源市场仍有待进一步拓宽。2014年我省接待入境游客85.5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2.17亿美元,与旅游强省广东省的接待入境游客3450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165亿美元相比差距甚远,与周边四川省接待入境游客240.2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8.6亿美元相比也有较大差距。目前,我省旅游宣传推介大多还采用传统方式,没有利用好新技术、新手段、新媒体进行差异化、精准化营销和推介,而且在宣传推介上还一定程度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没有很好形成合力。

  三、全力推进,前程似锦

  (一)强化规划引领,推动产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总要求,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山地旅游作为贵州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定位,以打造“多彩贵州·山地公园”为品牌的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把旅游开发与大数据、大扶贫两大战略结合起来,根据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变化,用好用活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优化区域布局,加强产业融合,高起点、全方位、有预见性地科学谋划和编制贵州“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加快我省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努力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的旅游发展新路,实现贵州旅游业的新跨越。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快旅慢游”体系。注重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方式的相互衔接,构建多式联运、互联互通的交通格局;加快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切实解决连接景区“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景区内道路设计和标识标牌,围绕旅游“六要素”和发展趋势,做好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的配套,不断提升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既要做到水电、通讯、厕所、标识、停车、咨询、垃圾和污水处理等设施完善,又要做到餐饮、住宿、商业、文化、娱乐、休闲等设施齐全,使游客进得来、留得住、住得下、玩得欢、过得爽。

  (三)推动融合发展,丰富文化内涵。进一步推动山地旅游与民族文化、乡村文化、工业文化、城镇文化、建筑文化和养生、康体、休闲体育等文化的融合,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不断丰富旅游内容,让来客旅有所思,游有所获,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的含金量。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进一步打响“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品牌,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积极发展避暑休闲、山地运动、房车露营、科普探险、低空飞行等新兴业态。加快打造重点景观和精品线路,把山地旅游打造成为具有全域全景理念的大产业。

  (四)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动力。一是推进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改变过去由政府主导的传统模式,推动政企分开,完善景区法人治理结构,实行公司化运作,提高旅游产业市场化、产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二是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加强与农业、文化、城建、林业、工商、交通等部门沟通力度,建立景区之间、行政区域之间、地方政府与上级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共同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三是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拓展旅游投融资渠道,尝试建立全省统一的旅游安全保险体系,实现全省范围内的旅游保险统保统筹;四是建立旅游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多渠道培养旅游专业人才,加大对旅游市场各种中高端人才引进的力度;五是建立景区、旅行社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考评机制,对考评优秀的实行奖励或升级,不合格的进行淘汰或降级,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五)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治理水平。一是要下大力彻底解决景区“脏、乱、差”和违法建房等问题,从根本上改变景区面貌;二是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和经营商户的教育和管理,防止欺客、宰客等现象的发生,净化旅游市场;三是完善旅游投诉机制,及时处理游客提出的诉求,避免因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造成负面影响;四是加快行政审批改革力度,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五是加大对旅游商品开发、小微旅游企业、乡村旅游和旅游电商的扶持力度;六是加快智慧旅游云和旅游数据库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及时准确的旅游信息;七是发展旅游要兼顾当地民众利益,找到利益的平衡点,力求得到当地百姓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六)创新推介方式,增强宣传效果。加大对旅游宣传推介的整合力度,对贵州旅游进行全方位包装,把“多彩贵州·山地公园”作为贵州山地旅游产业的宣传品牌,加大“公园省”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利用旅发大会、国际山地旅游大会、茶博会、酒博会等平台,不断扩大贵州旅游知名度。着眼目标市场,在境内外重要客源地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拓宽旅游客源市场。注重旅游宣传方式的创新和旅游文化产品的打造,借助影视、歌曲、旅游文化大使、旅游商品,以及微博、微信、网站、电商、大数据等新手段,加强旅游营销,增强宣传推介的效果。

  (七)推进依法兴旅,强化执法监督。根据山地旅游作为贵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定位,加大对促进山地旅游开发、民族村寨保护、遗产地保护、山地旅游招商引资、山地旅游安全保障等方面立法的力度,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进一步加大对旅游、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和执法检查力度,为我省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实现旅游业新跨越,营造依法兴旅和依法治旅的良好法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