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贵州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性别平等”理论研讨及优秀论文颁奖会在贵阳举行

05.06.2014  18:19

 

10月25日,由省妇联和省社科院联合主办的2013年贵州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性别平等” 理论研讨及优秀论文颁奖会在省社科院举行,省妇联主席罗宁、副主席魏俊,省社科院书记金安江、院长吴大华,省委党校副校长陈扬及省委宣传部哲学社科规划处负责同志等领导与获奖作者和单位代表及有关社科专家及妇联干部共30余人出席。会议由魏俊主持。

  2013年,省妇联在省社科院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组织我省社科专家和有关人士及妇联干部参加全国妇联,中国妇女研究会开展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性别平等”理论研究活动和妇联系统的基层调研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省征集上来的96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性别平等”论文中,选送了60篇上报到中国妇女研究会,其中被选中8篇优秀论文并应邀于9月16日-18日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2013女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进行理论研讨交流发言。入选文章数占全总入选篇数的1/19,实现了我省往年无论文入选、无作者参与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研讨的突破。同时,省妇联按照全国妇联办公厅今年2月下发的《关于开展妇联系统优秀调研报告评选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在全省妇联系统组织各地妇联干部深入基层,认真调研,完成了52篇调研报告。我们从选出23篇优秀文章向全国妇联推荐,有3篇被选中。这些报告主题突出,观点鲜明内容翔实,数据准确,有分析、有思考、有建议,能为我省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和妇女工作起到参考、借鉴和推荐作用。为了鼓励先进,进一步提高我省妇女儿童问题的理论研究水平,推动我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省妇联和省社科院组织专家对入选的83篇文章进行了评奖,组织召开了这次理论研讨座谈及优秀论文颁奖会。

吴大华首先致辞并宣读了《表彰决定》。其中:《在家庭与社会之间——转型时期贵州贫困地区妇女的生存困境与对策》等17篇论文获贵州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性别平等”理论研究论文一等奖;《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对策研究》等43篇论文获贵州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性别平等”理论研究论文优秀奖;黔西南州妇联荣获贵州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性别平等”理论研究论文优秀组织奖;《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思考——以贵州妇联为例》等3篇文章荣获贵州省妇联系统优秀调研报告评选一等奖;《贵州省农村基层妇女参政议政调研报告》等7篇文章荣获贵州省妇联系统优秀调研报告评选二等奖;《机关女职工素质状况调查及对策分析》等13篇文章荣获贵州省妇联系统优秀调研报告评选三等奖。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在主席台省就座的领导对到会的部分获奖作者代表和组织奖单位代表颁奖,然后举行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性别平等”理论研讨座谈会。获奖代表、贵州师范学院书记韩卉教授从高校教育的角度,论述了要在大学生中开展性别平等的重要性。获奖代表、省建设与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机关党委书记明卫华发言,希望科技工作者要深入基层,传授知识,善于发动妇女积极性,引导农村妇女发挥“情”和“巧”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参会嘉宾、省委党校邱中惠教授发言,认为在党校教育课程安排中,要继续加强性别平等意识的内容;获奖代表、贵州大学刘淑芬教授发言,要把婚姻家庭的稳定当作一件大事,坚持抓好,要在全社会树立性别平等的主流意识。获奖代表、黔西南州省委党校王文玲副教授发言,建议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环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候,要重视发挥妇女在节能减排,减少农村环境污染行动中的重要作用。获奖代表、省财经大学商务学院副院长林文副教授发言论述了关于加强女大学生自信心的心里教育的重要性,介绍了财经大学开设有文化底蕴的心里课程,消除女大学生心里健康的不平等阴影的实施情况。获奖代表、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黄晓研究员发言介绍了省社科院重视发挥妇女文化教育作用的研究,希望和妇联及高等院校等单位合作,更加关心妇女的需求,为倡导两性平等,关心妇女发展作贡献。获奖代表、省财经大学金莲教授发言,认为全社会需要更加关注农村妇女的婚姻、经济收入、土地权益等方面的利益和妇女对家庭的贡献,推动性别平等的的宣传。获奖代表,贵阳市妇联副主席徐兰发言,强调从小学就要加强男女特点性别教育,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帮助孩子从小消除“中性”心里特征。获优秀组织奖的代表吴丽华介绍了黔西南州妇联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两性平等”理论研讨活动的经验。

陈扬在讲话中表示,省委党校拥有授课对象多为各级干部、教学体系完备、理论研究全面等几个优势,一定会全力支持妇联开展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性别平等”这个理论研讨活动。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金安江在讲话中指出,性别平等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的文明程度是用妇女社会地位来衡量的。贵州在2020年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要靠男女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两性平等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建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两性平等”办成一个论坛,每年一个主题,年年开展,进一步挖掘培养妇女问题研究的女性人才,社科院一定大力支持开展这项活动。最后,罗宁做了总结发言。她感到各位专家学者和妇联研究人员用独特的视觉,进行问题研讨,使得自己而耳目一新,很受启发,同时也对社科专家学者的历史责任感由然钦佩。没有理论的支持就没有工作的底气;没有理论的指引,就没有工作的创新。现在贵州省有近2000万女性,我们要多角度去关注她们,研究她们,重视她们,帮助她们。抓男女平等不能光在妇女系统里转,要发挥研究、宣传的作用,在制定公共政策的源头上去维权,把性别平等纳入主流意识。现在全国妇联有了32个妇女研究基地,而我们贵州还没有。妇联要积极牵头,发动各界支持,共同努力,把这项研究活动长期坚持下去,踏痕留迹,形成一个品牌,多开展研究、多出成果,推荐更多更好的文章到全国去,争取用2年时间把基地建立起来。我们常说,没有贵州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而同样,没有女性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希望各界有识之士支持我们,为共同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两性平等”目标的实现而共同努力。

 

会场全景

获奖作者领奖

理论研讨会现场

罗宁讲话

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金安江讲话

省社科院院长吴大华宣读表彰决定

魏俊主持会议

 

参会代表研讨发言

省妇联领导、省委党校副校长陈扬与荣获优秀组织奖单位代表合影

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