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公务员留些为信仰努力的空间

26.06.2014  13:38

               

近日,人社部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的基本方向浮出水面。“限高提低”四个字,却引发了全民热议,甚至招致“不公平”的新一轮反对之声。作为这一热点改革的“主力对象”,青年公务员到底怎样看待它?有公务员称“留守”动力:一是晋升二是“福利房”。(中国新闻网,6月25日)

“公务员涨工资”这个话题,近来多次登上新闻的热门榜,从网络上一片反对声来看,公务员似乎已经招惹众怒,无论怎样的辩解都可以让公众找到声讨的地方。你说你工资低,但是福利好啊。你说你没福利,但是你有灰色收入啊。你说你没有灰色收入,但是你应该为人民服务啊。你说收入跟社会舆论不成比,那么你可以不干了啊。其实大众也知道公务员队伍里,有问题该被处理的是少数,很大一部分的公务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都还是能够尽心尽力为民办事的。但就是因为那一小部分害群之马,激起民怨民愤,害得所有人都被一棍子打死。

众人都有个疑问:为何都说公务员难做,每年的公招考试却还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般呢?其实真正有心的分析,这个“火热”并非很火。至少,据统计看来,多年来各地公务员招考时,很多偏远地区或者基层乡镇报名人员远远不够。人们追捧的多是那些大城市或者权力单位的职务,但是其招考人数往往很少。所以公招也就是报名火热,有效录取率并非表面看来的“美丽”。

在公务员中,有那样一类人,他们辛苦备考,千辛万苦进入公务员行业,成为基层公务员的一员。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是才出身社会的大学生,还有一部分是已经在基层服务的大学生村官。他们年轻有朝气,对未来充满期望。即便是在拿着地方平均工资、福利待遇补贴全无、晋升遥遥无期的情况下,他们中的很多人仍然抱着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的决心,为自己怀揣了多年的信仰努力。相对于庞大的公务员体系,他们人数众多,却往往没有话语权。

一方面承担着家庭经济的压力,一方面承载着社会舆论的不解,如何让他们坚持自己最初的信仰?工资涨或不涨,都请大众能够公平公正的看待这个问题,让他们能够有继续坚持信仰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