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缘何纠结于薪酬待遇?

12.03.2015  17:55

               

  在过去一年中,作家二月河因从历史维度解析当下的反腐形势,多次引起关注。在去年全国两会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曾围绕反腐与二月河展开对话,并以“知音”回应二月河。昨日,应农业部之邀,二月河做了题为《文化发展与反腐败的一点思考》的演讲。二月河在演讲中,谈到做官的两个层次,并称“高薪未必养廉”。(新京报3月12日)

近两年来,关于公务员薪酬待遇的问题,一度成为了网民朋友热议的话题,从公务员和网民朋友两个不同的角度,产生了不小的分歧。一个方面是由于公务员中的少数腐败分子的贪污腐败行为,严重影响了公务员在广大群众中的形象,导致了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以偏概全,认为公务员都是官,其待遇水平都很高。另一方面是部分公务员也曝出了自己的真实收入水平,由于其低的令人难以相信而再次引起了网民朋友的质疑。

这之间的分歧,当然有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腐败问题惹下了祸根。纵观近年以来的官员权力运行状况,我们发现,在一些地方,在一些部门,在一些干部当中,确实存在一些“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大到工程发包项目审批,小到村组社区出个证明盖个章,都存在雁过拔毛的丑恶现象。

腐败现象为什么会如此盛行?我想,这应该理解为是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必然会出现的一个非正常的现象。回顾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从秦朝的赵高到汉代的梁冀,从明代的严嵩到宋朝的高俅,再到清朝的和珅,他们一个个都是位高权重的高官,难道他们待遇不丰厚?难道他们还会为生计而发愁?但他们都是出了名的巨贪巨腐,这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贪与不贪,腐与不腐,与其本身的薪酬待遇水平是没有直接的联系的,也就是说,高薪也未必能够养廉,低薪也未必就是腐败之源。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既要大力惩贪治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又要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建立公务员薪酬正常增长机制,还要在全社会传递公平正义的正能量。唯有如此,风清气正的新常态才能尽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