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2014年破解"民生十困" 2015年实施"六大工程"

31.12.2014  11:34

    从昨日闭幕的贵阳市委九届四次全会上获悉,贵阳市委常委会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圆满完成了九届三次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出台“五大禁令”,对党员干部从工作八小时内到八小时外、从个人到家人的行为都进行了刚性约束;对违反规定的521名党员干部进行了处理;严打“小官巨腐”,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42人,涉及县处级干部11人;狠抓积案化解,解决了1762起多年未能化解的积案。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完成2492亿元,增长13.9%,在全省经济总量中比重达27%左右,比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在全省增比进位名列第一,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以“疏老城、建新城”为主线,启动了中心城区畅通工程二期,扎实推进轨道交通、高铁、1.5环建设,贵广高铁顺利开通,贵阳正式进入“高铁时代”。

    ●以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为目标,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进一步提速。截至12月25日,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7.2%,预计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5.5%,比去年同期提高9.3个百分点;新增城市绿地167.58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5%。

    ●提出“民生十困”,制定并实施解困方案及配套行动计划:群众安全感从去年的94.2%提高到97.16% ,排名从全省第4升至第3;全市50余个重点缺水片区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十余万市民用上了水质洁净、供应稳定的自来水;实施“教育立市”,出台“1+6”配套政策,全市新增学位44700个,清镇职教城入驻院校19所,北京黄城根小学、北京八中等20所发达地区优质学校到贵阳挂牌办学或合作办学;推进医疗卫生改革,成立贵阳市医院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统筹全市医院资源,在确保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前提下,吸引社会资本发展医疗事业;推进解决“住房难”,全面启动南浦路、贵惠路等70个棚改项目,惠及约9万人;启动老旧居民小区改造升级“三年千院”行动计划;基本建成公租房46500套,完成新增发放租赁补贴2149户;做好就业和扶贫工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1.12万人,落实市级帮扶资金3750万元,3.1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80个贫困村实现“摘帽”;推进“出行难”“养老难”“买菜难买菜贵”“活动空间少”等其它民生问题的解决。(沈丽琼)

    2015年贵阳实施“六大工程

    2015年,贵阳市将精准聚焦“全面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实施平台创优、科技引领、公园城市、社会治理、文化惠民、凝心聚力这“六大工程”,坚守“两条底线”、探索“双赢之路”。12月30日,贵阳市委九届四次全会通过了《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全面实施“六大工程”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的决定》。

    ●利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等活动,推进贵阳国际化进程;合力打造贵广高铁经济带,积极融入珠三角经济圈;加快贵阳无水港、公路港、国际物流集散中心建设,逐步将贵阳打造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

    ●围绕创建首个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将贵阳建设成为全球首个大数据资源块上聚集区、全国大数据产业发达地区和全球重要的大数据交易中心。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与黔中经济区和贵安新区共同打造“全球呼叫、贵阳服务”外包品牌。力争2015年全面完成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获得“国家智慧城市”称号。

    ●推进“疏老城、建新城”:力争2017年建成轨道交通1号线,2018年建成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建成1.5环城市干道;坚持老城区“多拆少建、只拆不建”。制定贵阳城市环境总规,实施“蓝天保护计划”,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0%以上;实施“碧水保护计划”,确保市民饮用水安全;实施“绿地保护计划”,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

    ●推进“两严一降”,依托“公安云”强化对城郊接合部、城中村、火车站、客车站、流动人口聚居地等治安重点区域的管理、整治和防范。力争到2016年构建起基层社会治安防控新体系,人民群众安全感保持在95%左右,基本实现把贵阳建成“安全城市”的目标。

    ●探索“绿丝带”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推进志愿服务进社区、进家庭、进基层。借助大数据手段,建立并完善诚信建设动态管理标准,开展“五个100”诚信创建活动。

    ●解决民生“十困”:扩大就业,推进精准扶贫,解决就业困难群体、低收入群体和贫困群众的“就业难收入低”;以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为重点,统筹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解决“上学难上好学难”;以推进中心城区畅通工程二期建设和公交都市创建为重点,切实解决“出行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