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政策好了山村美了百姓富了

15.03.2016  20:59

  新华网贵阳3月15日电(通讯员 龙兵)一条路,净化了山村,联通了山外,不但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而且盘活了山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趟线,照亮了山村,不但解决了村民用电难的问题,而且改变了村民世代生活的习性,让他们的生活有了更多的追求……

  “十二五”以来,六枝特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高潮迭起,大山深处、公路沿线,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改善。

  人居环境美化 家园更加美好

  走进郎岱镇阿乐村,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一栋栋充满布依族、彝族特色的小洋楼错落有致地排列于路边,好一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丽画卷。

  然而,像阿乐村这样的美丽乡村,在六枝特区大地上,处处皆是。自从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以来,道路硬化了,环境美化了,村民有了活动广场,还有健身设施,生活条件不比城里人差。

  五年来,六枝特区累计完成投资174171.84万元,建成小康房936户,改造农村民居62907户。村通电话、宽带、邮政投递点等一大批惠及老百姓的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在家门口办事的方便。

  产业结构优化 农民更加富足

  “以前种谷子、苞谷,一年忙到头也赚不到几个钱,要吃上一顿肉,除非逢年过节。”在说起产业发展助民增收时,关寨镇王家寨村村民杨华贵激动不已。

  杨华贵曾经是典型的贫困户,自从2013年政府帮他发展养羊项目后,他每年都在扩大养殖规模,去年净赚了6万多。

  落别乡抵耳村,是一个由布依族、汉族组成的民族村。近年来,该村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流转1230亩土地给大禹王公司作为玛瑙红樱桃种植基地,流转800亩山地和草坡作茶叶基地,该村农业合作社种植124.7亩基药材地,在抵耳村建设蓝莓种植园50亩(同时套种万寿菊),农户以土地入股,占股40%,贫困户以劳动力投入占股40%,去年平均每户收入达10880元,有力促进了村民致富增收。

  农民富了,腰包鼓了。这些实惠得于近年来六枝美丽乡村建设到哪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特色产业培育就跟到哪里的好政策。

  在农业产业转型中,六枝坚持走山地特色现代农业路,着力打造“山地特色农业新区”,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杨家酱、岩脚面完成地理标志商标注册,落别樱桃、六枝龙胆草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前,全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44个,省著名商标达11件、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4个。

  思想观念开化 生活更加充实

  每天晚上,在木岗镇廉租房小区广场上,伴随着《我和草原有个约定》、《你是我的小苹果》等舞曲,老年朋友们舒展着身姿,跳着欢快的广场舞,尽情享受着美好幸福的文化生活。

  据木岗社区居委会主任刘兴梅介绍,随着物质条件的逐步改善,为了提高广大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她筹备成立了“木岗社区文艺宣传队”,组织辖区的中、老年人开展自娱自乐的文艺活动。

  像这样的文艺舞蹈,在六枝比比皆是,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各乡镇、社区文艺舞蹈队、乐队等共有200余支,这些队伍伴随着“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还在不断壮大。他们的存在,不仅让自身的价值得到很好的展现,而且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前,除了干活,我们姐妹一坐下来就打麻将,既伤钱伤身体,更伤感情,要是去跳广场舞,还怕别人说不正经”,关寨镇堕却村村民刘建琴说,“现在,只要一吃完晚饭,大家就迫不及待地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地跳着广场舞,既不怕别人说什么闲话,又可以参加镇里组织的比赛。

  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全区共有文艺舞蹈队、乐队等150支队伍参加特区、乡镇、社区组织的演出和比赛,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责任编辑: 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