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刊登《首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在凯里举行》《专家共话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的媒体印象》

17.11.2015  18:22

贵州日报》刊登《首届“中国传统村落·

黔东南峰会” 在凯里举行》

专家共话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传统村落的媒体印象

 

首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在凯里举行

陈敏尔作书面讲话 柳斌杰讲话 罗黎明等出席

 

  搭建传统村落与现代文明对话平台,让美丽乡愁“看得见留得住记得起”。11月16日,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黔东南州人民政府承办的以“保护·传承·发展——传统村落与现代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2015首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在黔东南州凯里市举行。

  省委书记陈敏尔作书面讲话,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出席并讲话,国家民委副主任罗黎明,住房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赵晖,省领导刘晓凯、慕德贵、龙超云、蔡志君出席峰会。

  陈敏尔在书面讲话中说,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髓,是民族文化的家园,是中华儿女的乡愁,也是多彩贵州的一张名片。贵州传统村落拥有各美其美的山水,具有美人之美的文化,富有美美与共的乡愁。近年来,贵州认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大力推进传统文化建设,着力打造村落文化精品,持续加强对传统村落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一幅“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水墨村落画卷正在贵州大地渐次铺展。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是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生动实践,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具体行动。全省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把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抓得更实,突出保护好自然风貌、建筑风格、民间风俗、民族风情和特色风物,更加注重规划引领,更加注重功能完善,更加注重生态保护,更加注重文化传承,更加注重产业发展,让传统村落更加美起来、活起来、富起来,为原住民留下美好家园,为城里人留下美丽乡愁,为旅游者留下美妙回忆,为贵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凝聚更多正能量。

  柳斌杰在讲话中说,传统村落是鲜活的“文化载体”,它的身上凝结着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大量独特的乡土建筑、宗族传衍、村规民约、生产方式、历史记忆等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能脱离的“生命土壤”。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贵州省高度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积极探索创新传统村落保护新模式、新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要坚持保护第一,切实加大资金和政策的投入力度。要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要突出依法保护,动员社会力量,形成保护发展的合力。

  峰会开幕式上宣布“贵州省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联盟”成立并授牌,公布了2015年10个省级示范性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宣读了《推动黔东南苗族村寨侗族村寨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倡议书》和《“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宣言》。

  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遗产保护专员,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副会长杜晓帆等7位专家作了主旨演讲。

  来自国内外业界著名专家学者、传统村落的代表和致力于传统村落保护的各界人士、新闻媒体代表共500余人出席了本次峰会。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专家论坛、媒体论坛、乡域经济暨旅游发展论坛。

 

专家共话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11月16日,2015首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专家论坛在凯里市举行,12位专家学者发表主旨演讲,共话新形势下传统村落如何保护与发展。

  在中国古建筑保护专家朱光亚眼里,传统村落是活着的遗产,是让后代能够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和记得住乡愁的最大量的资源,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等乡村遗产是保护和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生态安全格局和诗意栖居地的社会事业。而在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刘兆丰看来,少数民族的传统村落,出色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灿烂,对它的保护发展是巨大的历史责任。

  贵州省土木建筑工程学会理事长罗德启认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应立足于功能提升、并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绿色生态理念紧密结合起来,着力于对环境生态保护,使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理念传承发扬、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村落与环境融合共生。

  贵州省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联盟主席单晓刚建议要从创新运用互联网+等模式,构建新型传统村落发展模式和平台,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顶层设计,创建传统村落宣传资源平台,构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资金平台等多方面着力。

  会上,黔东南州传统村落代表——占里村村民梁述珩分享了自己守护传统村落美丽与忧愁的感悟。

 

传统村落的媒体印象

 

  11月16日,2015首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媒体论坛在凯里市举行。

  论坛上,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主编李韵,中华网著名旅游记者迟雪松,中央电视台资深新闻人温天越,腾讯网记者马广洲,凤凰卫视记者郗晓燕,音乐生活报记者余晋湘等媒体记者,结合传统村落区位优势畅所欲言,提出了保护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论坛上,导演张建成推荐了传统村落系列微电影《树图腾》,上海陈卫中视觉艺术中心陈卫中推荐了《记载乡愁—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篇(一)》摄影集,科技日报资深记者蒋秀娟推荐了《我们的家园——黔东南传统村落》文集。

 

 

来源:11月17日《贵州日报》1版、2版  编发:胡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