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山养山”“蓄水用水”中国加速“绿色减贫”

11.07.2016  11:28

    新华社贵阳7月10日电(记者王新明、李平)猕猴桃,盛产于中国秦岭的一种水果,因形如梨、色如桃、猕猴喜食而得名。如今,在贵州省水城县,小小猕猴桃正成为贫困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过去种苞谷,种一坡、收一箩,房子盖不起,老婆娶不上,山上光秃秃一片。现在种猕猴桃,家家盖起两层楼,媳妇不用再发愁,山上四季绿油油。”水城县米箩镇倮么村村支书王继跃说。

    贵州省扶贫办主任叶韬说,除了猕猴桃,贵州发挥生态“长板”,还发展茶叶、油茶、核桃、中药材等产业,坐山养山、蓄水用水,逐步补齐贫困“短板”。

    “世界70%的贫困人口依靠自然资源生存,要在可持续、绿色发展中逐渐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别主任文蔼洁说。

    “中国正致力于到2020年让7000万贫困人口脱贫,而绿色减贫是贫困地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培训宣传中心主任黄承伟说。

    正在举行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上,绿色减贫成为中外嘉宾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这些地区生态脆弱,难以通过传统的工业化方式推进减贫和发展。因此,必须走绿色减贫、绿色发展的路子。”黄承伟说。

    绿色减贫之路上,河北、安徽等地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了GDP考核,代之以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

    “指挥棒”改变的同时,绿色产业加速在贫困地区“开花结果”。在甘肃,12个光伏扶贫项目试点县的部分光伏扶贫项目并网发电并产生经济效益,“屋顶脱贫”正受到越来越多贫困民众的认可。在宁夏,六盘山区是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近年来,旅游扶贫让祖祖辈辈居住在那里的人们走出贫困阴影。

    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贵州“绿色减贫”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农村贫困人口总数从2011年的1149万人减少到2015年底的493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今年,贵州计划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

    “各地正在因地制宜选择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友好型产业,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教授孙兆霞说。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未来应更为积极促进绿色发展,绿色减贫。”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春光说。

    黄承伟认为,在扶贫开发工作考核体系建设中,应彰显绿色减贫价值取向。“建立干部绿色考评办法,完善绿色减贫体制,逐步走出一条既要生存又要生态,既要温饱又要环保的绿色减贫新路。”黄承伟说。

[责任编辑: 谢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