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发展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新动能

12.06.2017  16:25

摘要:     2001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建设工作启动以来,青海省切实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作为推动高原现代特色农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建成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5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8个,园区核心面积24万亩,2016年园区总产值150.6亿元,年增加值15.4亿元,核心……

    2001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建设工作启动以来,青海省切实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作为推动高原现代特色农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建成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5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8个,园区核心面积24万亩,2016年园区总产值150.6亿元,年增加值15.4亿元,核心区农民纯收入达到9000元以上。

      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5》显示,在全国10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评比中,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位于第6位,步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发展的领跑者行列。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位于第55位,发展势头强劲,进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稳健区行列。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青海省农业科技园区逐步形成了覆盖广泛、特色鲜明、科技示范效果显著的发展格局。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园区依托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优势资源,建成了春油菜品种改良、国家级青藏高原农产品加工等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各类研发中心9个,农作物良种繁育、草种资源繁育等示范基地(中心)21个,专家大院2个。2016年园区共承担国家、省级科研项目34项,累计投资25469万元,其中省科技经费资助2502万元。研发新技术62项,引进新品种324个、新技术300项,推广新品种281个、新技术160项,取得专利19项,入驻企业212家。
      科技创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开展示范培训,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强化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生产基本技能。据统计,2016年全省各园区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358期,培训44925人次,参与园区科技创新服务建设的科技特派员470人,“三区”人才科技专项计划129人。园区建立了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农村科技信息网络等服务平台,开通“12319”科技信息查询和“12316”三农服务热线,部分乡镇建立了科技信息服务站。同时,依托全省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向农牧民和农牧业龙头企业、农牧业生产基地,精准推送农牧业生产技术、林业培育、病虫害防治技术、市场交易、气候预警、社会管理等信息,有力推动了全省农牧业新技术、新成果在农牧区的推广应用,以信息化保障全省农牧业产业发展与农牧区社会管理。
      产业发展带动能力显著提升。全省农业科技园区入驻各类企业212家,其中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2家,市州级农业产业化企业98家。2016年园区总产值150.6亿元,年增加值15.4亿元,核心区农民纯收入达到9000元以上,园区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逐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