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农村信合优势 全面助力扶贫攻坚

07.08.2014  18:53

发挥农村信合优势 全面助力扶贫攻坚

 ——平塘县农信社积极为精准扶贫作贡献

    贵州省平塘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滇桂黔石漠化治理重点县,自然条件恶劣,贫困程度深,扶贫攻坚任务繁重。平塘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努力开拓金融市场份额,促进自身实力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为新一轮扶贫攻坚出力,在精准扶贫服务中发挥区域金融主力军作用,赢得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在2013年度全县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业绩综合考核中名列前茅,县政府重奖145万元给予奖励。

    建立精准扶贫制度 扶贫贷款发放大幅上升

    为配合全县构建“大扶贫”格局,平塘县联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发〔2013〕25号文件《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精神,按照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的总要求,紧密结合县委、政府扶贫攻坚工作部署,建立“358”帮扶联系点制度(即:县联社领导成员带领机关部室帮扶联系3个基层网点、3个重点企业、3个重点村组、5个困难群众、8个县直部门)。通过实施这个制度,对贫困户人口、劳力强弱、技术专长、生产项目、经济收入状况、资金需求做到“六清楚”,整理了相关资料2.3万余册,牢牢把握扶贫工作的主动权。今年1至6月,全社累计发放涉农贷款67473万元。其中,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8220.3万元,占累计发放涉农贷款总额的27%,同比增长14.4个百分点,覆盖119个贫困村,惠及6581个贫困户,其中绝对贫困户1245户,占18.2%,为促进项目区贫困农户稳步增收发挥了金融后盾的作用。

    突出精准扶贫重点 扶贫项目区成效明显

    有针对性制定重点扶贫计划,明确贷款投向。加大对全国唯一的毛南族乡——卡蒲民族乡危房改造、发展种植养殖业等经济项目的信贷倾斜力度,帮助毛南族同胞生产发展、脱贫致富,加快同步小康步伐。围绕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产业布局,加大对茶叶、葡萄、大闸蟹等辐射带动作用较大的生态特色产业项目、基地和企业的信贷投放,更好地帮助重点项目区加快发展步伐,累计为卡蒲毛南族乡发放扶贫贷款3665.5万元,其中550个危房户搬进了新居,有63个种植和养殖专业大户发挥了带头致富和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作用。发放贷款 1300多万元,支持大塘镇新光茶叶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发展优质茶园5万亩,带动1000多农户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提子、大闸蟹等特色基地也成为平塘县生态农业的一大品牌。

    改善金融服务环境 巩固农信业务发展基础

    坚持以改善金融服务环境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一是抓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条主线,推进金融信用县建设工作。二是连续三年与县文体广电局联合,利用全县“幸福进万家”村寨公益文艺的10支文艺队,宣传农信社“金起点”农村青年创业贷款、“新家园”农村危房改造贷款、“致富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信贷产品。三是投入260万元推进服务网点延伸,为全县121个行政村布放“诚者信合惠农村村通”自助服务终端,打通金融支付“最后一公里”,有效调动了广大农户参与金融信用县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全县已建档评级授信的农户68640户,占农户总数的99.83%,总授信169485万元。成功创建信用组1117个,信用村85个,信用乡镇6个,为农户颁发《信用证》55465本,完成了三个信用乡镇的申报工作。“诚者信合惠农村村通”自助终端网点共办理业务13709笔,交易金额达1502.8万元,为金融助力千家万户投身扶贫攻坚创造了便捷、优惠的融资环境。(张帆 韦毓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