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市凤山镇“干部住村”让群众办事不出村

26.03.2015  15:59

    新华网贵州频道3月26日电 为解决群众“办事难、难办事、多头跑”等问题,拉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对干部的认可度和感知力,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福泉市凤山镇推行“干部住村”,架通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高速通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服务平台下移,干部进村主动服务。一是优化力量。按照“村村有干部、时时见干部”的要求,镇党委按照职责、专长、家庭居住及社会关系等情况,抽派40名镇干部到8个村实行住村工作,每村安排5名工作员。明确工作日直接到村上班,节假日轮流安排1名镇干部在村值守。同时,明确中共正式党员的任党总(支)部书记助理,不是党员的挂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二是抓实保障。投入资金8000元在村设立“镇干部住村工作室”,实行集中办公,确保服务有阵地。三是明确任务。“住村干部”重点是帮助发展村集体经济,帮助改善生产环境,帮助群众增收、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帮助群众办理事务,让群众办事实现“不出村”,真正让干部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吃在村、住在村,零距离服务群众,用民情服务网,架起群众服务“高速路”。目前,40名“住村干部”已全部住村开展工作。

    转变干部作风,群众动嘴干部跑腿。一是固定服务。明确2名干部长期驻守“镇干部住村工作室”,接受群众事项办理,确保群众办事“不掉线”“不断档”。二是预约服务。发放住村干部明白卡,将住村干部联系电话方式告知群众,群众有事直接联系,说明办理事项,对急需办理的事项,让镇干部上门服务。三是全程服务。实行“全程代办”工作机制,只要群众需要办的,简单事务立即办、复杂事务由镇干部收集资料到服务中心或镇上进行办理,实现一条龙服务。截至目前,已发放“住村干部”卡共9000余张,深入群众调研、走访30余次。为群众办事60余件次,民情台账登记事项15件。

    开门晒出业绩,干部考核群众说。一是村级建立每周一次工作例会、每月一次联动协调会议,全面掌握住村干部工作情况。建立《民情台账》和《住村日志》,定期抽查评定,强化住村干部日常管理,并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建立住村干部奖励补贴和群众满意评议机制,每季度组织群众对住村干部住村到位、走访调研、帮助解决村及群众实际问题等情况进行评议。组织评和群众评满意率高于98分的进行通报表扬,低于90分的进行通报批评。结果运用与干部年终考评奖惩相结合,对优秀的住村干部进行表彰,对工作不力的进行惩处。“推行‘干部住村’就是让我们干部感受群众冷暖,让群众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怎么做’,增强群众对干部的认可度。”镇党委书记唐兴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