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着力构建新型工业体系 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版

10.03.2015  20:30

    新华网贵州频道3月10日电 近年来,凯里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优布局、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为着力点,着力发展高科技电子信息、精密装备制造、新型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型产业,全力打造凯里经济开发区和炉碧经济开发区两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之路。201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39.38亿元,增长17.5%,增速居全省首位。

     激活“一盘棋局

    积极优化工业空间布局

    优化企业布局,助推产业转型升级。2006年,凯里市率先在全省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关停了凯里火电厂、凯里纸厂等一批转型升级空间小、产业链条短、异地搬迁升级难的工业企业。此后,陆续将城区可转型升级的工业项目搬迁到炉碧经济开发区和凯里经济开发区进行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和提速发展。先后投入异地搬迁、技改建设资金30亿元,完成凯荣玻璃、雅宝研磨、飞云岭药业、丰球磁材等28户“退二进三”企业异地搬迁和技术改造升级。截至目前,高耗能、高污染工业企业已全部迁出凯里老城区。

    优化配套服务,助推园区产业入驻。累计投资100余亿元,用于凯里经济开发区、炉碧经济开发区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讯、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每年投入3000万元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和产品优化升级。同时,投资47.16亿元在凯里经济开发区建设集物联网研发孵化园、大数据产业园、物联网推广应用园、物联网器件制造园(集成电路产业园)、服务配套区“四园一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园。目前,该区入驻的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有12个。

    优化路网骨架,助推三区互动发展。近年来,先后投资100余亿元建成了开元大道、凯开大道、开司大道、炉碧大道等近200公里的城市主干道,凯麻城市“五横八纵一环多射线”的路网骨架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滨江道路系统、原棉纺厂至高铁南站、炉山至下司、碧波至下司、下司至宣威以及凯里中心路网、下司“两桥”建设,实现凯里经济开发区、炉山工业园区、碧波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三区”快速链接,打造“半小时”园区经济圈,助推“三区”产业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实现“两个转变

    切实改变工业招商方向

    从“全面招商”到“选择招商”转变。以“招优选强”为原则,以“能耗低、污染小、附加值高”为目标进行选商招商,围绕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进行驻点招商。2014年引进的珠三角、长三角工业项目有11个,围绕以国企、央企、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各行业龙头企业等重点企业进行定点招商,先后引进了华润集团、新希望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对高耗能、高污染、效益差、发展潜力小的项目坚决不予引进;围绕绿色低碳产业等绿色工业进行选择招商。2014年共引进工业项目42个,其中,能耗低、污染小、附加值高的工业项目占引进工业项目的100%。

    从“自主招商”到“以商招商”转变。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客商资源和产业基础,依托企业产业进行以商招商,创新推行“园中园”产业招商、产业链招商。凯里经济开发区港深科技园通过“以商招商”的形式先后引进了鹏港高端建材、长江钢结构、致盛高端建材等关联企业进驻,该园区总投资31.6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00亿元,年创税1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000余个。炉碧经济开发区凯里(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园在贵州全世通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带动下,先后引进了贵州裕高电子有限责任、凯里富安鸿达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广东珠江开关有限公司等落户凯里(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园。

     做好“加法减法

    着力调整工业产业结构

    做好加法,促多元发展。以凯里经济开发区、炉碧经济开发区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为建设平台,制定出台了《凯里(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三年(2014-2016)行动计划》、《凯里经济开发区医药产业园区发展三年(2014-2016)行动计划》等5个专业园区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建设产业链专业园区。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全世通精密机械、富安鸿达精密铸造等为代表的高端技术制造,以凯荣、福美林等为代表的高端建材,以三辣明洋食品等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以飞云岭、苗之灵等为代表的制药业等为主的多元新型工业发展格局。

    做好减法,促循环发展。每年安排500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扶持传统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帮助其亚铝业、瑞安水泥、凯荣玻璃等企业实施利用余热发电,凯荣玻璃二期加气砖厂、宏鑫环保建材、森泰建材的煤渣利用项目以及欧玛陶瓷尾矿利用项目等一批节能降耗、循环利用项目,循环利用工业企业尾矿和废矿、废水、废气、煤渣等,实现资源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