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箱操作”出新招 辞退领导亲属要“征求意见”?

09.06.2014  13:07

原标题:招聘“暗箱操作” 辞退“征求意见”?

稍早前,媒体报道了广东惠州市金属回收公司废弃机动车辆拆解中心4名领导在5年内招进8名亲属一事。日前,惠州市国资委表示,已要求该公司清退6名领导亲属。不过,该公司上级公司惠州市物资总公司却公然违背惠州国资委决定,散发印有是否同意清退6名员工的“征求意见表”。(6月7日央广新闻)

早些时候,该小型国企“近亲招聘”被媒体曝光以后,不管是国企的领导人,还是作为上级公司的惠州市物资总公司,都百般狡辩。一会儿声明招聘的是临时工,一会儿宣称干的也不是啥好工作。但是该企业的其他职工和公众,并没有为这样的言论所说服,仍旧追问不断,终于引来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过问。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作为国有企业直接上级主管部门的惠州市国资委已经要求该公司清退6名领导亲属,按理说企业只管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就行了,但是惠州市物资总公司却不甘心这几名领导亲戚就这么被辞退,竟然又搞出一个“征求意见”的花招来,在企业内部印发是否同意清退6名员工的“征求意见表”。

表面看上去,这么做好像是充分尊重员工的意见,但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如果说做出辞退决定之前征求员工意见是走公开程序,让结果更加令人信服,那么当初在招收这些领导亲戚进入国企的时候,为什么不走公开程序,不公开征求其他员工的意见呢?招聘的时候搞“暗箱操作”,辞退的时候就开始“征求意见”,这种前后矛盾的做法,如何令人信服?

另一方面,该公司之所以要就辞退6名领导亲戚的问题“征求意见”,其实背后另有精明打算。这家小型国企只有24名在册职工,其中8个人是领导亲戚,4个人是领导,这也就意味着,该公司一半职工都属于“领导阵营”。那么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领导阵营”为了保住这8名职工的饭碗,很可能会结成暂时的利益同盟,导致调查意见的结果是不辞退他们。如此一来,该国有企业就会以“群众意见”为由拒绝执行上级部门的决定。

这确实是很高明的一招,可惜还是瞒不过群众的眼睛,还是很容易就被识破。但通过这件事,也反映出一些企业或部门对“既得利益”的恋恋不舍,他们为了维护到手的既得利益,可谓是绞尽脑汁,不择手段,甚至连上级部门的要求和规定也敢于公然违抗。对于这种现象,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不但要坚决执行先前的决定,辞退“亲戚员工”,而且要按照规定追究企业领导当初违规进人的责任,以及现在不执行上级要求,乱搞小动作的责任。只有这样,才有望杜绝“任人唯亲”的现象,维护公平与正义。(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