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11.03.2015  02:26

主会场

 

省创卫会主任、副省长何力出席会议并讲话

 

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王忠作工作汇报

 

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黄平主持会议

 

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朱征明通报全省创建及巩固卫生城市的情况

 

 

本网讯(记者 黄秋云)3月10日,记者从2015年全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电视电话会上获悉,2014年我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取得突出成绩。凯里市、仁怀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开阳县、湄潭县、道真县、盘县、松桃县、剑河县荣获“国家卫生县城”称号,将全省国家卫生城市数量从4个增加到12个。省创卫会主任、副省长何力出席会议并讲话。

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王忠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汇报,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黄平主持会议,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朱征明通报全省创建及巩固卫生城市的情况。

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爱国卫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以及全国和省“两会”精神,总结去年以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差距、明确目标、强化措施,确保创卫各项工作强势纵深推进。

据介绍,2014年我省全面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创建工作,制定了“两个3年计划”,到2020年要创建8个国家卫生城市、42个国家卫生县城。在积极争创国家卫生城市的同时,省级卫生县城、乡镇创建工作也取得重大进展,2014年务川县、锦屏县、石阡县获得“贵州省卫生县城”称号,有89个乡镇获得“贵州省卫生乡镇”称号,有196个村获得“贵州省卫生村”称号。按照省爱卫会“两个3年”创建计划,今年赤水市、兴义市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息烽县、修文县、余庆县、金沙县、江口县、瓮安县、丹寨县、威宁县要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同时,省爱卫会决定今年在全省启动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工作。要求各县市(区、特区)从今年开始,每年最少成功创1个以上的国家卫生乡镇,到2020年底,争取实现国家卫生乡镇数量达到500个以上,总数接近全省乡镇数一半,为我省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何力指出,2014年,我省全面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通过各级政府和爱卫会成员单位的艰苦努力,实现了洼地起跳、强势推进、重大突破,数量上大幅跨越, 质量上全面提升,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认清自身差距,进一步增强抓紧抓好创卫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持续深入实施基础设施改造提升行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保障行动、卫生乡村和卫生社区创建行动、全面健康文明素质提升行动这“五大行动”,围绕目标任务和创建标准,着力制定科学合理完善管用的创建方案;突出工作重点和薄弱环节,着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宜居的城乡环境;强化文明素质和思想保障,着力培育讲创建讲卫生讲文明讲健康的整体氛围, 强化组织保障、 强化协同配合、 强化责任落实,纵深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各项工作。

何力强调,“办实一件事,赢得万人心”。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就是这样的一件大事、实事、好事。希望大家站在去年高起点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再接再厉、竭力攀高,为2020年我省实现“8个国家卫生城市、42个国家卫生县城、600个国家卫生乡镇”的创建目标而接续奋斗。

王忠指出,通过卫生城市的创建,我省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境状况明显改善,市民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较大改善,干群关系更加和睦,为美丽贵州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凯里市等8个成功创建的城市,积累了不少好经验:一是强有力的领导是创卫成功的根本保证;二是加大投入是创卫成功的基础;三是发动群众是创卫成功的有效手段;四是真抓实干是创卫的必要条件,这些经验和措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王忠强调,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下一阶段要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创建工作机制、攻克重点难点、加大宣传力度、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脏乱差治理,抓好城区建筑工地管理,加强“小餐饮、小美容美发、小旅店、小浴室、小网吧”等五小行业管理,加大病煤生物防制,抓住省委省政府“像抓教育交通一样,下更大决心抓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大机遇,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团结一心抓推进,雷厉风行抓落实,凝心聚力,为建设美丽贵州、助推贵州经济发展努力奋斗。

会上,凯里市、湄潭县、息烽县小寨坝镇作经验交流。

省卫生计生委相关领导,各市(州)、贵安新区卫生计生委主要领导、爱卫办主任,2014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县城政府主要领导,2015年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县城政府主要领导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市州县(区、特区)爱卫会主任、副主任,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各市州县(区、特区)卫生计生局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编辑 曾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