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初步形成“一体两翼多节点”职教空间布局

27.09.2016  02:33

   19所职业院校入驻贵州清镇职教城建设办学,建成在建校舍面积达300余万平方米,职教城基础设施、校舍建设、商业配套等总投资127亿元,入驻师生7万人。

  清镇职教城是贵州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缩影。我省初步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一体两翼多节点”职教空间布局。

  目前,全省建成高职院校32所、在校生近22万人,中职学校227所,在校生85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升到86.1%,比2010年提升31.1个百分点,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职业教育在其中作出较大贡献。

  脱贫致富 职教争先

  2012年,清镇职教城时光校区的省工业职院、建设学校、机械工业学校、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4所院校开工建设。

  在时间紧、资金缺、程序多、手续繁的情况下,我省探索出“学校筹资先建、政府贴息贷款、上级专项奖补、置换老校还本”的建设模式。4所院校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入驻办学。目前,东区院校项目基本完成,全面转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

  而位于乡愁校区的省交通职院、农业工程职院、水利电力学校、商业学校等10余所职业院校也于2013年初集体开工,一期现已完工,并入驻办学。

  到目前为止,已有19所职业院校入驻职教城建设办学,入驻师生达7万人。到2017年,清镇职教城将实现“32115”目标:人才培养覆盖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3大产业,入驻院校达到20所,为省内1000家大中型企业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在校学生达到15万人。

  产教互动 实现校企生“三赢

  随着清镇职教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省出台了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标准,要求职教城各院校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优化专业设置,重点培养一批大数据、城镇建设和管理、装备制造、资源深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商贸物流、会展旅游、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技术技能人才。

  据介绍,职教城建成后每年将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贵阳经开区、高新区、京东产业园、苏宁物流园和富士康贵阳科技园等园区和重点企业培养输送技能人才5万人。

  “学校硬件条件的提升让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有了更大的空间。”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校长武斌儒介绍,学校抓住贵州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机遇,牵头组建了贵州机械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并与贵州兴富祥立健机械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据统计,入驻职教城的19所院校平均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

  而职教城技能人才聚集的优势,也吸引了中关村科技园、中通金域云数据服务、阿里巴巴、西门子公司等高新科技产业项目纷纷落户清镇。如今的职教城,已经成为地方招商引资的一张王牌,正朝着产教互动创新区的目标前进。

  “一体两翼多节点” 职教实现跨越发展

  “十二五”以来,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职业教育建设的专项经费达到80亿元(其中省级投入56亿元),市(州)、县级财政也设立职教发展专项经费,重点实施了中职“百校大战”、示范职业院校创建计划、师资素质提升工程、实训基地建设工程等。其中,中职“百校大战”实施三年来,全省各级多渠道投入150余亿元,完成建设面积600余万平方米,招聘教师万余人。

  贵州职业教育逐步撕掉了全国落后的标签,职教脱贫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几年间,我省中职学校布点持续减少,高职院校有序增长,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

  按照贵州产业结构特点,我省初步构建起了以黔中经济区的清镇职教城为核心发展体,黔北经济协作区和毕水兴能源富集区职教园为两翼,三州文化旅游区和部分县级职教中心为节点的“一体两翼多节点”职教空间布局。

  我省还不断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培养实用对路的技能人才,推广“产业园区 标准厂房职业教育”模式,探索出校企合作成功经验,54所职业院校入驻工业园区办学,职业教育为招商引资和产业园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初步建立了紧扣产业、错位发展、动态调整的专业体系,形成了学历与培训并举、中职与高职衔接的办学机制,现代职教体系初步建立。2015年,职业院校毕业生在省内就业的比例上升到70%,为贵州经济增速稳定保持在全国前列提供了技能人才保障。

  2015年和2016年,我省连续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多个一等奖,并获得大赛组委会授予的唯一一个“最快进步奖”,贵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本报记者 王雨 实习生 罗露 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