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追赶到领先的世纪跨越:“中国天眼”傲视苍穹

28.09.2016  04:11

图 本刊记者 李枫

 

9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FAST观测基地总控制室考察数据收集处理应用情况

 

9月25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落成启用仪式在黔南自治州平塘县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宣读贺信并致辞。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出席。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射电脉冲双星发现者约瑟夫·泰勒致辞。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恩哥主持。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汇报FAST项目基本情况。

 

9月25日,刘延东副总理宣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并致辞

 

9月25日,刘延东、白春礼、连维良、南仁东、陈敏尔、孙志刚共同按下启用球

 

9月25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落成启用仪式在黔南自治州平塘县举行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它的落成启用,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FAST拥有30个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可以实现大天区面积、高精度的天文观测。FAST与目前号称“地面最大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与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Arecibo 300米望远镜相比,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

作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将在未来一二十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1996年10月,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南仁东教授(右一)与中外天文学家深入贵州喀斯特山区实地考察大射电望远镜项目

 

1996年10月,南仁东教授与中外天文学家在贵州调研大射电望远镜项目

 

1996年10月,中外天文学家深入贵州喀斯特山区实地考察大射电望远镜项目

 

2014年7月31日,建设中的“天眼”——FAST观测基地

 

2014年7月31日,建设中的FAST观测基地

 

2014年7月31日,建设中的FAST观测基地夜空星光熠熠

 

2016年9月13日,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即将落成启用

 

2016年9月25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式落成启用

 

中国天眼”傲视苍穹

 

FAST的来龙去脉:

1.  1993年,天文学家提出筹建大射电望远镜的建议;

2.  1994年,组建LT中国推进委员会(1999年易名SKA);

3.  1995年,LT第三次国际会议在贵阳召开;

4.  1997年,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到平塘实地考察;

5.  1998年,明确FAST工程概念提出;

6.  1999年,FAST预研究作为中科院首批“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立项;

7.  2000年,国际天文联合会专题学术研讨会在贵阳举行;

8.  2001年,“大射电望远镜FAST预研究”工作顺利完成;

9.  2002年,FAST被列为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 

10.  2003年,平塘县上报一平方公里阵(SKA)选址项目有关材料;

11.  2004年,省无线电管理局再次到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进行无线电波测量;

12.  2005年,省无线电管理局、省山地气象研究所有关人员对大窝凼进行为期65天的测试;

13.  2006年,FAST项目正式决定选址贵州平塘;

14.  2007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FAST立项,项目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

15.  200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FAST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2008年,FAST工程在平塘奠基;

17.  2011年,中国科学院和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FAST项目开工报告,FAST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18.  2016年9月25日,FAST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落成启用。

 

 

 

 

 

 

 

 

 

(编辑 虞思滔 责任编辑 谭淑元 2016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