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贵州走向开放更前沿

16.04.2016  10:45

刚开年,首都北京就传来了好消息,贵州省政府和美国高通公司共同宣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加快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创新,助推中国“互联网+”、大数据国家战略发展;同时建立起国际一流的服务器芯片企业,立足贵州辐射全国,推动中国服务器处理器技术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作为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三不沿”的内陆省份,贵州曾被贴上“贫穷落后”的标签。“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全面吹响开放号角,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支撑,构筑开放开发新高地。

据统计,五年来,我省累计引进项目约1.2万个,合同投资额约4.7万亿元,累计实际到位资金超过2.5万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8.6倍,到位资金年均增长29.3%。

落户我省的500强企业已经达到162家,其中134家在“十二五”时期落户我省。500强企业在黔投资项目549个,平均项目投资规模达14.2亿元。华为、富士康、IBM、惠普、高通、阿里巴巴、吉利等一大批高质量的大项目落户我省,有力推动了我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同步提质增效。

招商引资成果释放出巨大红利,成为我省后发赶超道路上的坚实力量。5年来,我省招商引资带来的固定资产投资约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60%以上,上缴税收占“十二五”时期全省总税收的15%左右,解决就业占全省“十二五”时期新增就业人数的40%。

贵州张开双臂拥抱世界,世界开始倾听贵州声音。贵州在对外开放的平台上,精彩连连——

5个100工程”重点投资发展平台推动传统产业调整升级,促进科技资源聚集,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大数据、大健康等新兴产业风生水起;

一片平地着手,贵安新区日新月异,外来投资者蜂拥而至,“高精尖”项目拔地而起;

贵阳综合保税区和贵安新区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遵义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紧锣密鼓。三大综合保税区,打破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瓶颈”,开辟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平台。

2015年,贵州再次奏响开放创新的“音符”,“1+7”国家级重点开放创新平台应运而生。高起点的规划和建设,9个多月时间让越来越多的“金鸡蛋”装进了“金篮子”。去年,“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实现工业总产值1479.4亿元,占全省13.4%。

贵州努力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与长江经济带各地海关实现通关一体化,积极参与粤桂黔、黔湘滇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建设。

贵州迎着创新开放的春风,抛出橄榄枝,打开了一扇扇与世界握手的窗口——

全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连续举办7届;

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连续举办5年,成为贵州“对外开放”、“产业培育”的新引擎;

举办了7届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成为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文化盛事;

全世界首个以大数据为主题的2015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汇聚了四海宾朋。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贵州坚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突出处理好“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关系,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