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河县城市建设风采报道之一]高温下的坚守[图]

31.07.2014  09:55

高温下的电焊工人。姚茂江 摄

    如火般的七月,高温持续,城市的建设者们还在坚守。烈日下,一张张挂满汗珠的脸庞,满满都是正能量。他们甘于奉献,他们是剑河城市建设中最美丽的风景。

    23日11时,骄阳似火,尽管还不是正午,气温却已达34℃。笔者刚走到剑河县温泉小镇枫香广场施工工地不远处,便听见挖掘机、打桩机等机器的轰鸣声。

    走进施工现场,空气似乎一下凝滞了,路两边搭建的一人多高的隔离墙隔断了凉风,只剩下烈日的炙烤。工人们戴着安全帽,拿着铁锨、镐,或挖掘坑道,或装土上车,一刻不停地忙碌着。有的工人的脖子上挂着一条用来擦汗的毛巾,但却是汗如雨下,尽管他们不停地擦拭,汗水依然湿透了衣服,那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脸上还有豆大一般的汗珠不停地滴落下来。

    “这段时间天气闷热闷热的,一大早身上的汗就没停过。”来自重庆的李师傅热情地对笔者说,为了避开最热的时候,工人们总是早上7点钟就开始工作,中午11点半准时收工,找地方吃饭,然后短暂休息一会,下午2点接着干活。

    时间过得很快,又要到工人们下午班的时候了。“每天上班都要爬上塔吊驾驶室,这一干就是一整天,天气又热,很多时候就连喝水和上厕所也成了一种奢望。”小杨在大约两平方米左右的塔吊驾驶室内挥汗如雨,无奈地举着一小瓶矿泉水告诉笔者,这就是他这半天的“生命之源”。

    “水喝多了频频上厕所,也不方便开工。”小杨略带羞涩笑意地告诉笔者,通常塔吊安装都有40米左右的高度,上塔吊时不方便携带东西,所以经常只带一小瓶水。工地上几乎各种材料都需塔吊调运,不到下班时间他一般很少走下来活动。

    笔者在工地看到,忙碌的建筑工人中,不乏女性。周庆梅是一位来自湖南的农村妇女,是一位扎钢筋工,脸庞略显清瘦,有些黑。她蹲在无数钢筋搭成的“钢筋地”上,双手好像蜻蜓点水般在钢筋上快速地游动,将每一个钢筋交接处非常娴熟地拧上绑扎丝。阳光下,她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刘三妹是来自四川的一位打混凝土工,她的工作主要是把混凝土磨平,并附上薄膜防止日晒。为了防止烈日直晒,她在安全帽下加了一个太阳帽,看到笔者拍照,她灿烂地笑起来,并用浓重的四川口音话和笔者攀谈着。“打混凝土很辛苦,但是我喜欢,因为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哦。

    当日下午4时16分,笔者来到温泉的施工现场,此时室外气温已经超过了36摄氏度。在滚烫的施工现场,烈日把工人们的脸晒得通红,汗水早已湿透了衣服。笔者看到一个小伙子他戴着厚厚的手套,整理钢管很起劲,就给他拍了几张照片,此时的他,脸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我们从早上7点半开始干活,一直要干到晚上7点,有时候工地上需要还得加班,好在现在天热,中午最热的时候不用出工,可以休息一下。”来自锦屏县的姜坤海说。

    天太热的时候,即便是戴着手套,暴晒后的钢筋和钢管也很烫手。“虽然建筑工作非常辛苦,但工作还算比较人性化,一般下午天太热的时候可以调工,等到晚上凉快些再接着完成当天的任务,我自己能适应目前的工作。”姜坤海说话的时候也不停止手上的工作,汗顺着脖子往下淌。

    来自湖南的顾师傅也是这些“奋战者”中的一员。他是这个工程的电焊工,在烈日下,他付出的汗水也最多。与工地上其他可以光膀子上工的工人形成极大反差的是,顾师傅和其他电焊工需要“全副武装”,长袖衣服、手套、工作帽、防护面罩,一样都不能少。对于这样的穿着,顾师傅表示“早已习惯”。

    电焊操作时火花四溅,稍有不慎就会烫伤皮肤。焊接的最高温度能达到近2800℃,焊接过程伴随着热量释放,周围环境的温度也相应升高。如果正常情况下的气温是35℃,焊接环境下的气温就可能达到近50℃。“一天下来身上的衣服能拧出半桶水。” 顾师傅这样形容。

    “这么热的天,你们怎么降暑呢?”笔者问。“喝水啊,白天一天要喝三四壶水。晚上睡觉在工棚里,热得不行,只有多用冷水冲凉来降温。”笔者注意到,刘师傅的水壶容量有2升左右,一天要喝三四大壶水,高温下作业身体的水分流失可想而知。短短10分钟,笔者在工地转了一圈就已浑身是汗,衣服也湿透了。在和工人们说话的时候,他们脸上都布满了密密的汗珠。

    写完这组稿子,笔者仍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一幕幕众多劳动者在高温下劳动的场景让人难以忘怀。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他们也是一位丈夫、一位父亲、一位儿子,一位妻子、一位母亲、一位女儿。他们背井离乡,用坚忍不拔的性格、吃苦耐劳的精神,为我们的城市发展贡献了伟大的力量。不管高温,还是严寒,他们都坚守在城市建设的一线,用汗水诠释着对这座小城的爱。

    他们很平凡,平凡得就如城市大厦的一块砖。但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努力和坚守,剑河县一批批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大踏步向前,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美。他们用汗水和辛苦换来了城市的亮丽,他们让人觉得特别可敬、可爱。在此,衷心地对这些城市的建设者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余天英)

高温下,挖掘机工人抢修道路。杨琴琴 摄

正在文化墙装修的工人。余天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