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从哪儿来?

18.01.2015  03:58

原标题:办法从哪儿来?

夏远望

处在县委书记这个位置上,没有不想干事的。有过来人坦言:三分之一的县委书记想干事,能干成事;三分之一的想干事,勉强干成事;还有三分之一的想干事,干不成事。能否干成事,关键看有没有办法。

笔者以为,要干成事,“过程思维”很重要。所谓“过程思维”,就是注重执行力,注重干事的方法,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你说咋办?”作为县委书记,制定目标固然重要,但能否将目标变成现实更是个硬本事。本事从哪来?从实践中来、群众中来、学习中来,一句话,只要心中装着“四个有”,就会历练出办法和本事来。

能干事,就要善于化解矛盾。某县委书记曾向记者“倒苦水”:“芝麻官”难当,上级关注,群众盯住。不偷不抢不怕你,有了事情就找你,处理不好就告你。的确,要把一个县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诸多大事抓好,县委书记不仅要具备统揽全局的能力,也要有举重若轻化解纠纷的办法。穷有穷的纠纷,富有富的矛盾,关键是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一下抓住“牛鼻子”。

能干事,就要敢于创新。创新需要打破常规,要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制约,突破条条框框,

不是去干违反党的纪律、国家法律的事,而是要打破习惯性思维和不成文的陋习,只有把脑子里的“疙瘩”解开,从县情民意出发,才可能解决好诸多的“麻缠事”。在实际工作中,有时需要县委书记当机立断,拍板决定,这就要求县委书记在创新中敢于担当。有公心,又敢于负责,才可能抓住瞬息万变的发展机遇,才可能迅速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

有些事情,还要学会让时间来处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县经常同时有很多项工作要做,县委书记要区分轻重缓急,大事先办,特事特办。有的工作,或者因为客观条件不具备,或者因为主观思想不统一,一时半会儿不那么容易解决,这时就不要急于求成,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像接力赛一样,一棒接着一棒干,一任接着一任干,通过持续的努力,慢慢把这些问题一一解决。

善解矛盾、勇于创新,善用时间,才可能成为一个能干事会干事、干好事不出事的人,大伙儿才愿意跟你干。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