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川以仡佬文化为重点的旅游产业发展观察

18.04.2016  13:31

   

仡佬全家福

老宅春早

龙潭古寨

3月10日,雨后初睛的龙潭古寨,巷道阡陌间游人如织,或于百年老屋里寻幽探古,或于荷塘垂柳下摄影留念,或在农家小院中品尝“三幺台”,或在洪渡河上浪遏飞舟……。申福进的客栈里,堂屋、阶檐、院坝都坐满了吃饭的客人,申福进一家老少身着仡佬服饰忙前忙后,间或,一家六口还会为客人唱上一段具有仡佬民族特色的“桃花溜溜红”敬酒歌。

近年来,务川强力推进以仡佬文化为重点的旅游开发,美了乡村、富了百姓,神秘古朴的民族风情也得到传承彰显。

仡佬文化的唯一性,为务川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核心资源和核心竞争力。

务川是全国两个以仡佬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全县总人口46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6.6%,仡佬族人口占全国仡佬族总人口的44%,是仡佬族的发祥地和文化核心区,有“仡佬之源,丹砂古县”的称誉。早在2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仡佬族的祖先“濮人”即在务川这块土地上采砂炼丹、繁衍生息。历经濮、獠、仡佬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务川仡佬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留下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2016年4月8日,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组总策划于洪在务川自治县大坪镇大箐洞拍摄《神奇丹砂》纪录片时认为,务川仡佬人在丹砂开采过程中,最早掌握了比重原理和蒸馏技术,并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一样,仡佬人通过丹砂贸易,开辟了从县域内的洪渡河到长江而进入中原的丹砂古道……,仡佬先民在采矿、淘砂、炼汞过程中形成了“宝王祭拜”“麻阳人传说”“高温淬冷掘井开采技术”以及“藤帽、皮帽、铁锤、尖钻、油灯、背篓”开采工具等特定的、具有排它性的地域文化,为《神奇丹砂》纪录片拍摄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015年4月13日,应邀参加中国·贵州(务川)第七届仡佬文化旅游节的国家、省、市作家在栗园草场观看了仡佬人的高台舞狮表演。用八仙桌一张张叠起的舞狮平台高达数丈,狮舞高台,没有任何保护设施,一招一式,高台摇晃,惊险迭出。著名诗人、中国作协原副主席高洪波在刊发于2015年5月30日《人民日报》副刊的《务川朱砂笔》中写道:“仡佬人小、巧、灵、险的高台舞狮……,是杂技与武术的结合,也是胆量与技巧的挑战”。

虽然务川自汉唐起就开始接受汉文化的影响,饮食、语言、服饰传统文化等受到“汉化”。但务川仡佬族丹砂文化、农耕文明、饮食习俗、民族节庆、婚丧嫁娶、礼仪禁忌、信仰崇拜、语言交际、衣着服饰等方面仍然代代相传,基本保持原有形态。目前,县内有全国唯一且保存完好的龙潭仡佬民族文化村,有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丹砂冶炼技术,有祭山节、祭祖节、吃新节、“高台舞狮”“傩戏”“打篾鸡蛋”“ 杆栏式建筑” “贯首服”“ 回车马”“ 三幺台”等有别于其它民族的风情习俗。

2016年4月15日,在红丝乡葛佬寨罗时荣家庭院里,来自湖南湘西古丈的游客宋先生告诉笔者,昨天,他专程去寨子前面的悬崖边察看了仡佬族岩棺葬。他说,仡佬先民在近百丈高的悬崖绝壁上凿孔打桩,再将近千斤重的棺材和逝者遗体置于其上。凭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仡佬先民是用什么方式在百丈绝壁上凿孔打桩?是用什么方法将棺材送上悬崖?这无异于古希腊金字塔之迷!

遵义日报社总编助理王胜旺在《濮国务川,一段情旷意悠之旅》认为,遵义已经拥有两张文化大品牌——遵义会议会址、国酒茅台,这是谁也争抢不了的两张中国牌和世界牌。那么,遵义的第三张“王牌”是什么?……我惊奇地发现:在遵义有两个仡佬族自治县,五十六个中华民族之一就聚集于此……她有源远流长的族源、原汁原味的傩文化、 独成一体的婚丧习俗、令人垂涎的风味饮食、绝活迭出的文体艺术,还有风格奇特的建筑、谜团重重的人文等等。由此,我给出了一个结语,仡佬族几千年来创造的这神秘古朴、积淀厚重、绝无仅有的民族民俗文化,正所谓愈是民族的、古老的、传统的、独有的,就愈是中国的、世界的……

如何利用好上千年积淀的仡佬文化遗产,自2008年起,务川自治县即踏上了以仡佬民族文化为重点的旅游产业发展之路。

2016年1月16日,务川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石茂彪在大坪镇旅游产业发展工作调研指出,仡佬文化是务川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务川务必要按照省、市提出的打造全域旅游的要求,在文化自信中坚定发展自觉,强力推进以仡佬文化为重点的旅游产业发展。

务川以仡佬文化为重点的旅游目的地,是武陵山片区旅游黄金线路得以延伸和完善的关键节点。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黔、渝边沿结合部,地处武陵山板块的核心片区。县城分别距遵义市区195公里、重庆市区250公里、武隆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180公里、铜仁梵净山300公里、湖南凤凰古城370公里、湘西张家界风景名胜区740公里。

据贵州师范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武陵山片区文化地理与旅游地理研究的杜芳娟介绍,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密集、生物种类繁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族风情独具特色,是我国少有的旅游资源富集区,具有旅游开发的先天优势。但该区域山同脉(武陵山脉为中心)、水同源(沅水、澧水、清江、乌江四大水系发源于武陵山脉)、民同俗(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民风民俗相近)、文化同根(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建筑文化等形成了特色鲜明而神秘的武陵文化)的共同点,具有较强的同一性,旅游资源同质化程度明显,如果该区域在旅游目的地打造上不注意旅游产品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则容易造成游客审美疲劳。

近年来,武陵山片区根据国家扶贫攻坚纲要,在开展旅游产业发展区域合作上进行了积极的实践,着力在“交通同网”“旅游同线”“产业同步”“环境同治”“信息共享”等方面完善发展规划,推动工作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笔者从武陵山片区部分政府网站获悉:2010年10月,贵州铜仁地区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湖北省恩 施州,贵州省黔东南州,重庆市黔江区、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石柱县、武隆县等地签署了“黔湘渝鄂旅游合作框架协议书”,就建立协作交流机制、深化旅游营销合作、共建旅游绿色通道与加强旅游人才等四大方面达成共识,共同推进“大武陵文化旅游经济圈”的建设。

2012年4月,贵州、湖南两省在贵阳签署《关于加强黔湘两省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提出贵州省和湖南省将打造“湘黔黄金旅游圈”,联合推介“张家界、凤凰、梵净山”精品旅游线路,并力图整合两省红色旅游资源,共建红色经典旅游路线。

2012年6月,湖南、重庆两地签署了《湖南、重庆两省市武陵山区各市州旅游合作协议》,并举办了武陵山片区旅游合作障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坛。

……

湘黔渝鄂交界各地区开展旅游产业发展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快了各地融入武陵山旅游圈的速度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从旅游收入占GDP比例可以看出,旅游业在武陵山片区各地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照一个产业若达到GDP的5%比重就可称之为支柱产业的国际惯例看,印江、江口、凤凰、张家界、武隆等地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尽显无疑。

务川处于黔中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与武陵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共同辐射地带,也是连接黔中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经济走廊上的“触点”。该县除拥有与武陵山板块其它地区同质化的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等主要类型旅游资源外, 还具有排它性和唯一性的仡佬文化,这不但为务川发展旅游提供了核心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为武陵山片区在旅游资源同质化中找到了差异化和个性化。

2016年3月31日,仡佬族一年一度的祭天朝祖节在务川龙潭天祖坳如期举行,应邀参加活动的重庆市长江旅游集团董事长刘洪承说,仡佬文化古朴神秘、不可复制,务川以仡佬文化为重点的旅游目的地,是武陵山片区旅游黄金线路得以延伸和完善的关键节点。目前“重庆——世界自然遗产武隆——梵天净土梵净山——凤凰古城——地质奇观张家界——重庆”黄金旅游长线,因为重庆距梵净山距离太长,加上旅游资源同质化严重,容易导致游客身心疲惫。如果在这条黄金旅游线路的武隆到梵净山间嵌入务川仡佬民族风情体验,既可解决游客旅途舟车劳顿的问题,也可回避旅游目的地同质化问题。

仡佬文化,随着务川旅游产业的推进正逐渐揭去遮盖在脸上的神秘面纱。

早在2008年7月,务川自治县即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以仡佬文化为重点的文化旅游发展的决定》。提出了以仡佬文化为核心,以重点景区为载体,以城镇建设为依托,以文化旅游为主题的发展文化旅游总体思路。

同年、中共遵义市委也将仡佬文化与红色文化、国酒文化开发列入市委工作要点。

2015年10月,务川自治县根据省委发展全域旅游的要求,再次作出了《关于强力实施文旅引领战略的决定》,提出按照“黔渝人文旅游新区、中国仡佬文化中心”发展定位,推进“全景域体验、全过程消费、全产业融合、全民化共享”的全域旅游模式,打造“仡佬之源·乐活务川”民族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努力把务川建成全国新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2016年4月8日,在全省扶贫项目观摩会上,务川自治县文广旅游局局长文鸣就当前旅游产品开发向与会人员介绍说,目前,主要依托丰厚的仡佬文化、丹砂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世界级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依托麻阳河、石朝天坑等生态资源,着力打造国家级科普探险旅游产品;依托红叶峡谷、洪渡河等自然资源,着力打造国家级康乐养生旅游产品;依托栗园山地特色,着力打造国家级山地户外挑战赛体验旅游产品,加快形成多层次多样化旅游产品体系。

围绕旅游产品开发,目前,务川旅游产业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

2015年至2016年,务川共投入4亿元打造仡佬之源景区,建设完善了龙潭景区九天母石祭祀文化园等54个项目,启动修建了中国仡佬族博物馆、中国仡佬民居生态博物馆、中国仡佬文化传习传承基地、务川民族体育健身中心、洪渡河户外运动基地,打造了洪渡河漂流景区、仡佬大草原景区、红叶峡谷景区、珍珠溪百花谷景区、麻阳河锯齿山景区5大旅游景区,并按照“一乡一景”、“一村一品”的发展规划,依托厚重的民族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古朴的民风民俗等资源优势,打造8个如诗如画的乡镇旅游景点。

从2015年起,务川还筹资150亿元实施交通三大会战,目前,正有序推进德务、务彭高速公路务川段建设和务川至凤冈、务川至彭水、务川至道真、务川至沿河、务川至德江及县城至各乡镇二级路建设,并全面实施了乡际循环路、通村油路、20户以上集中居住村寨硬化路全覆盖,为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加快推进旅游景区和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务川自治县还把挖掘整理仡佬民族文化工作提上重要日程。

2015年3月,务川组建了仡佬文化研究院,该院聚集国内外专家学者,深入开展仡佬文化的研究与运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6年,围绕仡佬民族文化挖掘整理,全面提升了“祭天朝祖祭祀节”和“吃新节”仡佬民族节庆品牌,改版升级了民族歌舞剧《远山仡佬》,传承保护了高台舞狮、铩铧、上刀梯等民间绝活,推广普及了篾鸡蛋、推屎耙、护蛋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倡导仡佬婚嫁、宝王祭拜等优秀民风民俗,提升了仡佬傩戏、高台戏等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价值,挖掘提炼了《濮乐遗音》、《僚舞古韵》等民族歌舞,整理汇编了《仡佬故事》,丰富完善了特色民族餐饮“三幺台”、“百家宴”等菜品体系,仡佬文化在传承中得到保护。

务川自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向海燕认为,文化保护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仡佬文化发展旅游产业,在发展和利用中实现对仡佬文化的保护,使仡佬民族文化资源与务川旅游产业互相促进、互动发展,才能有效遏制仡佬文化的消减消失消亡,实现保护与发展共利共赢。

2016年4月11日,仡佬之源景区九天母石祭祀文化园工地上,近十台挖掘机正挥臂填土,数十名工人正挥刀砌墙,工地到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正在工地查看工程进度的务川自治县政协副主席付强告诉笔者,今年下半年,务川仡佬之源景区、洪渡河漂流景区、仡佬大草原景区、珍珠溪百花谷景区将力争开门迎客,“重庆——世界自然遗产武隆——仡佬文化遗产务川——中国西部茶海湄潭——红色旅游圣地遵义——重庆”;“重庆——世界自然遗产武隆——仡佬文化遗产务川——梵天净土梵净山——凤凰古城——地质奇观张家界——重庆”两大黄金旅游长线将初具雏形,神秘古朴的仡佬文化将从“务川的仡佬”走向“世界的仡佬”。(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