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川柏村镇“四+”模式与农民脱贫无缝对接

19.05.2016  20:58

    2015年,务川自治县柏村镇长脚村的农民付润贵卖了34只羊,获利2.4万元。谈起养羊,44岁的付润贵满脸笑容。“才养了一年时间,母羊就下了100多只羊羔,以后每年最少要下150只以上。”付润贵算了一笔账,一只羊按700元计算,100只就有7万元,除去基本的饲料钱,一年可赚5万元。

    付润贵是柏村镇精准扶贫户,2014年春节刚过,欠下5万元债务的付润贵夫妻俩准备外出打工还债,被精准扶贫帮带干部、柏村镇党委书记田敬拦了下来。

    田敬为他们联系贵州贵农建丰现代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让付润贵免费领取50只基础湖羊,利用家里的土地种植甜高粱、构树、红薯等饲料,饲养湖羊。2014年9月,付润贵开始了“羊倌”生活。

    柏村镇后坝村和平组电商带头人罗莲霞,是一个没有进过校门的下肢残疾人,却是一个通过自学,文化成绩不弱于一名高中生的“女汉子”,2014年以来,在柏村镇开展“扶贫+”、和“互联网+”活动中,学会了上网,在网上开起了一个男装专卖店。两年来,她除了在网上学习外,每月网店可给她带来2000元左右的收入。2016年初,她还在村委会的帮助下,通过招考成为务川40多个村淘宝店主之一。

    付润贵和罗莲霞是柏村镇通过“四+”模式成功脱贫致富的典型代表。

    近年来,柏村镇紧紧围绕务川自治县委扶贫攻坚“1+10”文件,突出探索扶贫+、互联网+、公司+、党建+“四+”模式,切实解决“五个一批”、“资源阳光行,世界零距离”问题,做好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打造,抓好镇一级作为“一线指挥所”、“一线情报点”、“一线安保室”、“一线干群办”和“一线服务站”工作,全力构建“党建共建、党群共建、党工共建、党经共建、党社共建和学生共建”新格局。

    柏村镇2014年通过招商引进申吉美洋洋公司,建成了9栋7200平方米的标准化羊舍,1300平方米的草料场,1200立方米的青贮池,引种羊上圈4000多只湖羊,带动40多名农村富余人员就近就业。

    在“四+”模式作用下,申吉美洋洋公司与澳大利亚企业玛斯勒合作,投资2亿元人民币在涪洋镇当阳村修建一个占地200亩的中澳肉业食品加工园,专门生产羊肉产品。并在柏村镇后坝村申吉美洋洋公司总部建了党群服务中心、技术培训中心,为当地老百姓提供致富技术;修建了一个杜泊羊繁殖基地,从澳大利亚引进1500只杜泊羊,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的杜泊羊、湖羊繁育基地。建丰公司引进企业入股,修建了一个年宰50万只肉羊的屠宰场和肉羊冷冻加工厂。目前,两个公司已与100多户贫困群众签订了30000多只湖羊养殖协议。

    “以前不敢养殖,是因为防疫跟不上,心里没底。现在敢养殖,是因为有公司技术支撑,政策扶贫托底,信心十足。”柏村镇龙台村养殖小区一贫困户说。

    “‘党建+’给贫困群众树立致富信心,‘扶贫+’给贫困群众提供产业基础,‘互联网+’为贫困群众提供供销平台,‘公司+’为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坚实保障。”说起“四+”模式,田敬信心十足:柏村将打造全县羊产业的“航空母舰”。 (王峰 邹继)

[责任编辑: 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