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区千名党员干部“四进网格”服务群众

21.07.2014  17:03

    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21日电 投入360万元帮扶资金、办理497件好事实事、化解172件突出问题、结对帮困841户困难群众、深入走访13156余人次……这是汇川区33名区级领导联系镇(街)、50个区直机关单位与村居党组织支部结对、2100名党员干部深入网格走群众路线访民情、便民事、解民困、化民怨取得的实效。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汇川区着力开展以“了解民情进网格、解决问题进网格、改进作风进网格、服务发展进网格”为内容的“四进网格”活动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让全区2100名党员干部在495个网格中走基层、接地气、惠民生,切实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访民情,知群众之盼

    你家有几口人,经济来源如何,对党员干部有些什么意见建议,你最需要我给你们解决什么问题……党员干部深入网格、走进农家与群众拉家常、听意见,从群众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保障等事聊起,从群众最盼的事听起,将群众的所思所盼作为访民情的出发点,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做到“零距离”听群众呼声,面对面掌握民情。

    我们小区的路灯不亮了、我们村的这条路太烂了、我们社区旁边的排污沟坏了、我家里生病花了很多钱、我们边远山村打个证明办个证太麻烦了……一个个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问题在党员干部走基层、进网格中听取收集。

    关注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是汇川党员干部进网格真听意见、听真意见的关键。各党员干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回避、不躲闪,听到的问题全部汇总,一一罗列,并列出办结整改计划。在民政局四进网格情况记录薄上,第十网格:需要资金4000元,修建垃圾箱一个、清理排污沟300米、清运垃圾三处,第十一网格:需要资金3000元,协助解决餐馆排污问题、清理小区野广告等,七个网格群众反映的问题全部列出责任到人。

    活动开展以来,全区2100名党员干部共深入网格13156次,走访群众2300余户,听取群众意见建议1041条,其中涉及民生的有433条,摸清了底数、掌握了民情,为切实有效的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奠定了基础。

      便民事,解群众之急

    “我只用了几分钟就办好了生育证明,以前要走村、跑镇几天才办好,现在就在村里的一站式代办服务站几分钟就办好,真是方便多了。”在村办证的群众说道。类似的一站式代办服务站全区95个村(居)都有,可为群众代办计生、民政等20多项公共服务事项,在航宇等部分城市社区还可为群众代办交水电费、代办邮政业务及蔬菜、生活用品不出社区便可购到,有的还为群众提供日间照料、四点半服务等志愿服务,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在社区就享受到政府提供的便民利民惠民服务。

    急群众之所急、便群众之所盼。董公寺镇结合群众办事难、找人难情况,将14个职能站所整合成“两办三中心”,定人定职定岗,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进一扇门就可办好事。该镇自创新改革这一工作来,每月为群众服务代办事项达320项以上,一般5分钟以内办结,最长的都只需要30分钟便可办结,群众随到随办,为群众带来了方便,提高了办事效率,赢得了群众好评。

    来到汇川区党务政务服务大厅,门口的便民服务手册、墙上的便民服务流程,让群众一目了然,心中有数。来到商务局、民政局办事窗口咨询,以前粮食收购许可等3项行政审批事项办结时限由10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社会组织登记办结时限由60个工作日缩短20个工作日,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开通网上办事大厅,群众在家就可直接点击咨询一些事项,为群众提供了便捷。

    自活动开展以来,汇川区建立的区、镇(街)、村(居)三级便民服务网络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仅仅区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在今年以来就接待群众1.1万余人次,受理群众申办事项3300件,办结3240件,办结率达98%,群众满意率达93.2%,方便了群众,转变了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