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积极推进医卫事业: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

13.07.2016  13:09

  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开阳。 芦晓娟 摄

    核心提示

  “十二五”以来,我省持续大幅增加医疗卫生投入,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卫生事业取得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当前,随着“健康贵州”建设的全面启动,必将推动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将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巩固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构筑“健康屏障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健康屏障”,也是新一轮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巩固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我省正大力实施“5个全覆盖”工作。

  实施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在全省1445所乡镇卫生院中,尚有329所未完成标准化建设。今年,我省投资3.66亿元,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全力推进329所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强化能力提升,实现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覆盖,促进省、市、县、乡、村五级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截至目前,已完成3所,开工121所,基础施工16所,主体施工11所,其余178所乡镇卫生院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实施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医师全覆盖。抓住乡村两级医疗卫生人才综合培养试点工作重要契机,对尚无执业医师的198个乡镇卫生院和2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遣执业医师。截止到5月20日,以上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部配2名以上执业医师,实现了执业医师全覆盖。

  实施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远程医疗全覆盖。从4月开始,我省全力推进全省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百日攻坚”,进一步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于6月完成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远程医疗接入,7月实现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基本具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并开展服务,明年远程医疗将覆盖所有乡镇卫生院。

  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2015年,我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已100%覆盖所有参加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保人员,今年将进一步降低起付线,提高保障水平,确保大病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在新农合基本补偿的基础上提高不低于10个百分点,进一步降低城乡居民大病就医负担。

  实施全省乡村中小学校医全覆盖。按照《贵州省农村中小学校校医配置实施方案》的要求,我省将于8月底前为全省农村所有中小学配齐校医,全力保障农村所有中小学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健康扶贫助推脱贫攻坚

  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遏制和减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发生,是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内容。

  2015年以来,我省大力实施医疗健康扶贫行动,通过整合新农合补偿、大病保险补偿、民政医疗救助、计生医疗扶助、扶贫专项救助、慈善救助等各部门、多渠道扶贫资金,创新实施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促进精准扶贫工作。

  为了做到扶贫精准,我省确定了11类医疗救助保障对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大病患者,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计生“两户”家庭成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精减退职老职工,艾滋病人和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者,家庭经济困难的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以及老年人,因医疗自付费用过高导致家庭无力承担的患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群。

  通过精准布局全面实施健康扶贫工作、精准认定健康扶贫对象、精准实施“三重医疗保障”政策、精准资助贫困人口参合和精准打通便捷报销渠道等有力措施,构筑起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三重医疗保障网”。

  到2016年6月,全省通过“三重医疗保障”精准健康扶贫,累计惠及65.54万人次,补偿费用9.68亿元,为贫困群众多报销医疗费用约1.96亿元,合规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达到90%以上,有效减轻看病就医压力,让广大贫困群众真正分享到改革发展红利,得到社会各界充分肯定。

  卫生监督员检测游泳池水质情况。

  参合群众获得重大疾病保险补偿。

    查办卫生违法案件工作全国领先

  卫生监督工作一头连着政府,体现政府的意志、政府的责任、政府的形象,一头连着群众,代表群众的需要、群众的诉求、群众的期盼。卫生监督执法事关人民的身体健康,是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证。

  2014年以来,我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作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卫生执法执行机构,坚持一手抓医疗卫生行业监督管理、一手抓社会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全面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努力遏制卫生违法违规行为,查办卫生违法案件工作连续两年在全国领先,为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做出了应有的积极贡献。

  2015年,我省更加重视卫生监督工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工作经费全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全省卫生监督机构队伍得到加强,增加卫生监督员217人,增加财政投入5769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56%和47.88%;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主要执法装备和现场快速监测设备已按国家标准配置到位,普遍建立了快速实验室和卫生监督信息平台。

  同时,全省卫生监督系统大力开展岗位大练兵、大比武,培养了一批办案能手,提升了队伍的执法水平和综合能力。

  2015年,我省共立案70681件,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位居全国第一,结案70263件、罚款8629.90万元,取缔非法行医窝点2307个,查办“两非”案件1339件。卫生违法违规现象从2014年的83.33%下降至32.61%,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分别较2014年同期下降21.45%和29.83%,全省公共卫生安全、医疗安全、饮用水安全进一步提升。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综合满意度达93.96%。

    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惠民生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关系人民健康福祉。我省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各项改革,加快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切实使改革红利惠及群众。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夯实。2015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总床位数从2010年的10.5万张增加到19.7万张,增幅87.62%;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3.03张增加到5.57张,增幅83.83%。卫生人员数从15.4万人增加到25.9万人,增幅68.18%;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从1.25人增加到1.80人,增幅44%;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从1.04人增加到2.15人,增幅106.73%;同时,与2010年相比较,我省社会办医院数量占全省医院总数由40.12%增至69.49%,社会办医院床位数占全省医院床位总数由16.16%增加至33.01%。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75个县(市)128所县级公立医院和2个试点城市33所城市公立医院(两市内的11所省级医院同步纳入改革)在2015年已全面实施综合改革等相关改革。所有改革医院全部实行了药品零加成销售并完成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128所县级公立医院药占比为28%,较上年同期下降3.95%,提前达到国家2017年改革目标;贵阳市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1.09 %;遵义市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1.88%。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满意度从2014年的83.5%提升到90.75%。今年,我省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增加到7个,实现了覆盖70%市(州)的目标。

  医保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目前,我省新农合、城镇居民、职工医保参合(保)率分别达到99%、98%、98.92%,全民医疗保障网络基本形成;新农合参合住院实际补偿比例达到65%,儿童“两病”等24个新农合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继续实施,补偿水平居全国前列。大病保险百分之百覆盖基本医保参保(合)群众,支付比例达到50%以上,补偿金额8.24亿元,受益群众15.18万人次。

  药品供应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巩固完善;省级药品采购平台已于2015年10月31日实现与国家药管平台互联互通,实行双信封、带量采购,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强化。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45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95.5%。重大疾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2015年传染病总发病率降至411.04/10万,同比下降6.18%。

  互联网医院在线医生通过视频接诊患者。  

  思南县青龙村村医刘平热情接待前来就诊的群众王兴娥、谭文祥老人。       肖会智 摄

    医疗健康云”提供便捷医疗健康服务

  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提升群众“就医幸福感”是惠民生的重要手段,我省大力建设“医疗健康云”,方便群众获取便捷医疗健康服务。

  “医疗健康云”是依托“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建设的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面向社会公众、企业提供“医疗健康互联网综合服务”的载体和窗口。

  建设“医疗健康云”目的是运用“互联网 ”手段,整合卫生计生部门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公共卫生、药品管理、计划生育、健康服务六大领域管理和服务资源、信息资源,构建覆盖广、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健康便民惠民公众服务平台,方便城乡居民获取便捷医疗健康服务,以此改善医疗卫生满意度,实现大卫计大数据大融合,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我省在2015年启动“医疗健康云”建设,目前,已建设和扩展了远程医疗、预约挂号、“贵健康”APP、互联网糖尿病防控等项目和应用。全省199家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接入远程医疗专网,全省“一张网、一平台、一枢纽”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已组建“远程医疗临床专家库”,开展疑难病症会诊2119例(其中,2016年6月28日启动远程医疗服务试运行至7月7日,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共发出远程会诊申请1089例,符合条件并成功会诊357例),开展远程影响心电等专项诊断50000余例。同时,以“互联网 ”思维为指引,从“创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就医环境、创新服务内容、创新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标准”等五个方面打造了贞丰县者相镇新型基层数字化医疗服务机构示范点和乡镇远程医疗中心。推进预约挂号服务。通过建立统一的网上预约挂号平台,将各级医疗机构30%以上的诊疗号源纳入平台管理。

  2015年,省卫计委与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互联网医院共建协议,基于健康云的互联网医院应用正式发布。“互联网医院”铺设网点42个,覆盖贵阳市区与黔西南州部分地区。同时,开发了“贵健康”APP,用户通过手机安装,可获取视频问询、健康管理、预约挂号、用药查询、健康科普等医疗服务,通过与手机互联的血压计、血糖仪等移动医疗终端设备,可实现对慢病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控和指导。同时,推进慢性病管理应用。省卫生计生委与腾讯公司、贵州百灵推广互联网糖尿病专项防控项目,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优势,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大糖尿病患者管理,探索糖尿病防控和线上线下结合的新兴医疗服务模式,推动糖尿病的分级诊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全面推进居民健康卡发行应用,指导和规范各地居民健康卡发行应用,开展医疗机构居民健康卡应用环境改造。经由居民健康卡授权,居民可通过手机APP、门户网站等多种形式查询和维护个人健康信息,开展健康咨询、寻医问药和自我健康管理等便民服务。

  近日,省卫计委还出台了关于加快医疗卫生事业与大数据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切实发挥医疗卫生与大数据融合发展在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医疗卫生管理服务能力上的引领创新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需求。

    创建卫生城镇打造美丽贵州健康贵州

  创建国家卫生城镇是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提升城市综合管理能力、提高健康服务水平的有效平台和抓手,也是我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美丽贵州、健康贵州的重大举措,是一项顺民意、惠民生、得民心的重大工程。

  2014年,我省制定“两个3年计划”,在全省启动了国家卫生城镇创建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省国家卫生城市(县城)达到47个、卫生乡镇达到500个。

  2015年,我省创建国家卫生城镇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赤水市、兴义市等2个市申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爱卫办将在今年9—11月组织暗访和技术评估工作,如顺利通过将在2017年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息烽、修文、余庆、金沙、江口、瓮安、丹寨、威宁等8个县城顺利通过暗访和技术评估,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共有96个乡镇申请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经过暗访和技术评估,有83个乡镇达到了“国家卫生乡镇”的条件,创建成功,实现了贵州省国家卫生乡镇“”的突破。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国家卫生城市4个,国家卫生县城16个,国家卫生乡镇83个。

  为了进一步加大创建力度,今年我省共有六盘水、安顺、铜仁、清镇等4个市申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绥阳、桐梓、六枝、印江、思南、黔西、长顺、雷山、镇远、岑巩等10个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同时,还有115个乡镇要创建国家卫生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