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儿科近期爆棚 大夫提醒:这些病不用急着去医院

07.01.2016  00:08

资料图

冬季来临各大医院儿科门诊“满员

最近,河北各大医院儿科门诊都是人满为患,门诊量刷新纪录,输液室里,座位排不下,不少家长只能抱着小朋友,在输液室外等位置。从就诊情况看,孩子们咳嗽、哮喘、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居多。据了解,近期不仅仅是在我省,全国很多地方的儿科门诊量都非常高。有报道说,在杭州、上海的儿童医院,这两天的门诊量也刷新纪录,南方还出现了新甲型H1N1流感。

相关专家介绍说,儿科就诊高峰已持续了两周左右,最直接原因是季节性发病特征与空气环境因素,同时前一阶段的腹泻患儿与本阶段感冒患儿人数叠加,加之学校尚未放寒假,出现教室内互相传染,因此,医院内患儿大增。

另一方面,有的家长认为咳嗽会咳出肺炎、发烧会把脑子烧坏,所以孩子一有点不舒服,二话不说就立马往医院赶。先不说寒冬腊月的路途奔波有可能加重孩子的症状,医院长时间的候诊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也都是不小的折磨,更重要的是医院病原体也多,引起交叉感染的机会更大。

提醒: 孩子生病,别着急往医院送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症状很相似,会出现发烧、乏力、四肢酸痛等症状。但是,孩子一出现感冒发烧,就往医院挤,也不可取。因为医院里患儿多,空间小,空气不流通,发烧交叉感染的几率会比平时高得多。

很多患儿因为感冒发烧到医院看病,结果烧退下去了,却因为交叉感染,又染上了轮状病毒,开始拉肚子。这样的情况已出现多例。所以,如果孩子出现感冒发烧,精神状态还好的话,可以先采取物理降温,不用急着送医院。

儿科医生说,小孩子病了,要不要送医院,还是要看精神状态好不好,年龄比较大的孩子如果只是干咳几声,精神状态还好的话,不建议马上去医院,如果精神不好或伴有吐拉,则要送医院。

资料图

这些孩子常见症状的正确家庭护理方式

专家提醒,其实并不是提倡家长对孩子的疾病进行自诊自治,只是想建议家长:在带孩子去医院前,先做好正确的病情评估和家庭护理。把握好去医院就诊的时机,就能免除许多无谓的麻烦。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宝宝常见症状的正确家庭护理方式,涨涨知识吧!

发烧

孩子发烧了,千万不要盲目退烧!

发烧的好处在于,体温升高的同时,身体的免疫系统都动员了起来,共同清除体内的病原菌;但坏处在于,如果持续发烧太久,身体就会元气大伤,没有更多地力气再去和敌人斗争了。

可以试着这么做

1.保持房间温度舒适,给孩子穿轻薄吸汗的衣服;

2.补充足够的水分,如白开水、稀释果汁或口服补液盐溶液;

3.让孩子多休息;

4. 38.5 ℃ 再开始考虑使用一些常用的退烧药。

咳嗽

咳嗽是一种保护反应,不要孩子一咳嗽就马上用止咳药!

咳嗽能帮助排除呼吸道的分泌物,避免气道堵塞和继发感染等风险。肺炎可能引起咳嗽,但咳嗽是不会咳出肺炎的。如果孩子咳嗽几天之后查出肺炎,其实是因为咳嗽时已经有肺部感染了。

可以试着这么做

1.轻拍孩子背部,鼓励和帮助排痰;

2.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湿润;

3.充分利用浴室温热的水蒸气;

4.远离烟雾粉尘和人群密集处;

5. 1 岁以内喝点温水或苹果汁,1岁以上可以喝些蜂蜜,6岁以上可以用止咳糖浆;

6.如果咳嗽影响日常生活,可以选用单一成分的化痰药,小一点的孩子可以选用糖浆等,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选用胶囊。

呕吐

呕吐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家长心里没底,还是建议尽快就医。

可以试着这么做

1.新生儿呕吐,大部分是生理性的,可能是喂得太多、吃进去太多空气或者喂完奶后孩子活动过于剧烈。只要不是太频繁,可以少量多次喂养,喂奶后竖起来拍拍背,通常能缓解;

2.大一点的孩子呕吐,最常见的原因是肠胃炎,多伴有拉肚子,应该及时补液预防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