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贵阳市首位度不断提升

03.01.2016  10:50

记者日前获悉,5年来,贵阳全市生产总值从1122亿元增加到2891亿元(预计),年均增长15.1%,多项主要指标增速在全国省会城市中连续排名第一。在全省增比进位综合测评中连续排名第一,首位度不断提升,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从24%提高到27.5%。

据了解,贵阳市于2008年初步建立起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此后贵阳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全国十大低碳城市”。

2013年,贵阳市展开了一场以“找问题、找差距、找目标”为主题的大讨论,寻求跨越发展良方。通过充分对比自身优势和特点,决心在大数据产业尚未形成垄断、整个行业处于竞相布局阶段的背景下,让创新驱动落地生根。因为大数据,富士康、京东、华为等知名企业选择贵阳进行战略布局,累计签约项目投资超千亿元。随着阿里金融、当当网等国内知名企业的入驻,贵阳呼叫中心与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基地、惠普跨境电商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到2015年底,贵阳呼叫中心产业规模达到10万坐席,“全球呼叫·贵阳服务”品牌正逐步形成。

十二五”以来,贵阳市在加快高新区、经开区等原有开放平台发展的基础上,新成立综合保税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形成了“四轮驱动”的开放格局。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数博会等活动性开放平台影响力不断提升。与北京市以及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在科技、经贸、教育、医疗等领域开展实质合作。深化与台湾、香港地区及瑞士、韩国、印度、俄罗斯等国家的合作,吉利、惠普、戴尔、谷歌等世界500强企业相继入驻。五年来,累计利用外资30.6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超过8000亿元。

2011年至2014年,贵阳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5.7%,增速高于全国同期水平7.6个百分点,高于“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1.5个百分点,多项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保持全国省会城市前列。2015年7月,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2015年中国新兴城市报告》,贵阳市名列榜首。

经济总量在不断扩大的同时,贵阳的产业结构也明显变优。自2012年起,贵阳市会展业每年带动综合经济效益均在100亿元以上。围绕发展“避暑经济”和“温泉经济”两条主线,贵阳进一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100个旅游景区”打造,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和“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建设,“十二五”期间预计旅游接待总人数达3.1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58.72亿元,旅游业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在贵阳,目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50%,三二一产业比例为57.6:38.3:4.1。(王太师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