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媒体:“我们要向海外讲述贵州发展的‘好声音’”

11.10.2019  17:00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黔西县海子村合影留念。 石小杰 摄

  中新网贵州毕节10月11日电 题:海外华文媒体:“我们要向海外讲述贵州发展的‘好声音’

  作者 石小杰

  10月8日至11日,来自美国、德国、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黔西县、大方县、七星关区等地,实地感受近年来毕节在经济发展、城市管理、文化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多角度感知贵州。

  海外华文媒体探访贵州美丽乡村建设。 石小杰 摄

  “百姓富、生态美,青山绿水展新颜。”马来西亚世华媒体执行董事张聪向记者说,贵州毕节的发展成就让人瞩目,不仅走出了“越垦越穷”的生态恶化怪圈,而且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贵州毕节地处乌蒙山腹地,是中国典型的岩溶山区和老少边穷地区。1988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翻开了毕节改革发展新篇章。

  海外华文媒体探访贵州美丽乡村建设。 石小杰 摄

  “这里的生态环境太好了,不愧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亚洲时报新媒体总编辑符永芳在参观大方县油杉河景区后告诉记者,脱贫致富的旅游经济,既守住了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又让当地民众增收致富。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探访毕节市同心步行街。 石小杰 摄

  贵州是中国的脱贫攻坚“主战场”,毕节则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31年来,毕节试验区建设实现了“三大重大跨越”: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的重大跨越、生态环境实现了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重大跨越、人口实现了从控制数量为主到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跨越。

  香港《奇点财经》总编辑杨彦春在织金县凤凰生态公园参观感叹道:“织金县的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扶贫经验非常值得借鉴。

  近年来,毕节市林业发展对改善民生的作用日益凸显,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今天的“绿色银行”。

  “生态变成了美景,美景催生了旅游。”欧洲商旅报社长吴景远如是说,窥一隅而知全貌,贵州的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富民增收的绿色经济。

  数据显示,贵州省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1840余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55万人。2018年,贵州省生产总值达到14806.45亿元(人民币,下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244元。

  “这次来,看到了贵州的发展变化,我们要向海外讲述贵州发展的‘好声音’。”张聪表示,贵州的绿水青山正在变为金山银山,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的“贵州速度”正沿着既定方向前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