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东西部扶贫协作升级版 贵州省党政代表团上海考察学习侧记

16.09.2016  16:37

    明月当空洒银玉,又是一年团圆时。

    9月13日到14日,中秋佳节前夕,由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率领的贵州省党政代表团走进上海,“访亲戚”,话团圆,学经验,谈合作。

    合作新温度:

    把上海对口帮扶的力量用足用好

    9月13日晚上,代表们走进上海市图书馆。

    “长征与遵义会议——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暨上海对口帮扶遵义成果展”正在展出,几天的时间内,数万上海市民参观。

    1921年,上海繁华淮海路后的一幢石库门小楼,中国共产党诞生。

    1935年,贵州遵义老街的一幢木楼里,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

    历史是神奇的黏合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转折地紧紧相连。

    “开天辟地”“伟大转折”“山海相连”和“红色圣地·醉美遵义”四个篇章,布局气势恢宏,资料生动翔实,讲述着山海相遇的风云际会。

    一张1964年遵义市永佳电气总厂筹建现场会的照片,见证岁月的物件——“双喜”保温瓶,引发了代表们的关注。

    双喜,其实诉说的正是贵州和上海。

    一喜,是在过去播下的一颗种子:

    展板之上,定格了令人感慨的历史瞬间:三线军工企业建成以航空、航天、电子、民爆工业为主体,涵盖核、兵器、军需军械保障、航空修理及民口军品配套企业的军民结合型科研生产体系。一场浩浩荡荡的战略转移,造就了贵州省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今天。

    一喜,是向未来布下的一招好棋:

    字里行间,讲述了耐人寻味的深情片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上海和遵义两地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格局,开创了优势互补、长期合作、聚焦扶贫、实现共赢的良好局面。上海对口帮扶遵义,向消灭贫困发起总攻,给贵州发展带来新的腾飞契机。

    “次第开花,全面结果。”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敏用这句话,诠释上海和遵义由点到面、由物及人,向着整个社会事业全面拓展的合作。“遵义有条上海路,上海有条遵义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潘敏坦言,此次展览走进上海,既是两地传承红色基因、共同推进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又是两地进一步推动合作交流的新起点。

    “山海携手,源远流长。”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王晓光用八个字概括了自己的感受。三年来,遵义始终与上海同频共振,对口帮扶领导推动有力,脱贫成果丰硕,产业帮扶创新,“我们有能力、有决心、更有信心实现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高,走出东西部协作的新路。”王晓光说,遵义,曾经记录下历史转折的奇迹,也必将见证一个摆脱贫困新时代的开启。临近参观结束,王晓光意犹未尽,特意叮嘱记者:“携手”不够表达情谊,改成“相拥”。

    值得一提的是,温度仍在升华。14日,沪贵双方签署了《上海市人民政府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扶贫协作与重点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加大扶贫协作力度,完善扶贫协作机制,瞄准遵义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施策,实施“遵品入沪”,引导“沪企入遵”,加强干部挂职交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沪遵扶贫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