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四方五共”模式推动融合式搬迁

17.09.2016  17:37

    9月8日下午,“中国布依城”建设企业方代表,到望谟县麻山镇“共商”项目规划建设。大家围绕如何实现“搬出渴望、搬出文化、搬出产业、搬出倍增、搬出尊严、搬出动力、搬出秩序”等内容纷纷建言献策。

    “把麻山绝技上刀山下火海、眼皮拉车、亚鲁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产业。

    “麻山人喜欢养鸟、逗鸟,可建立一个逗鸟场,吸引人前来参观,既可以增加收入,也可以保留我们原有的生活习惯。

    “一些老人不懂汉话,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环境,建议建立一个布依语、苗语电台。

    ……

    对大家提出的每一条建议,承担项目设计的亚太生态经济研究院院长宗伟和承担空间布局的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项目负责人石军都认真记录着。石军说,这个项目是以群众为主,就得在空间布局、建筑设计、产业导入等方面下功夫。

    “中国布依城”位于义龙试验区龙广镇,占地10平方公里,是黔西南州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设产城互动、三产融合的旅游新城镇搬迁示范点。项目建成后,可容纳易地搬迁群众10万人。

    今年8月16日,由义龙试验区、望谟县麻山镇搬迁群众代表、贵州山水贵客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社会方代表四方共同签署“中国布依城”投资开发框架协议。

    “我们从8月底就开始调研,对项目规划设计有了初步的思路,虽然工作量大,但项目就得以用户为中心,‘中国布依城’的用户就是群众。黔西南州委、州政府让搬迁群众生活得更好、更快融入新家的做法令人敬佩,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在每一个细节上下功夫,让每一个细节都能体现搬迁老百姓意愿。”宗伟如是说。

    正如宗伟所说,运用“四方五共”方法路径,推动融合式搬迁,眼下正在黔西南大地上探索实践。

    黔西南州贫困群众大多数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大山深处,解困脱贫的根本办法、唯一办法、最有效办法就是要用好国家出台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出困局,搬到生发之地。

    在打响脱贫攻坚战、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黔西南州先后遇到了“上热下冷”、“外热内冷”和难搬出、难稳住、难发展、难融入等难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该州坚持问题导向,构建融合式搬迁,啃下“硬骨头”,打好“当头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如何实现融合式搬迁?黔西南州探索出了一套与群众“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的“五共”工作流程法。

    共商,就是注重倾听民意,吸纳民愿,把发展规划直接对准群众,直接对准贫困户,同群众一道商量发展规划,防止将来出现隐患。册亨县巧马镇通过班子成员共商、干部共商、干群共商,理清发展思路、提振脱贫信心,19轮“共商”点燃8000人搬迁热情。

    共识,就是在共商的基础上,与群众达成一致意见,明确发展思路,形成乡村发展倍增计划。全州第一轮易地扶贫搬迁“百日攻坚战”中,全州各级各部门干部、9765名“五人小组”成员,深入基层与今年计划搬迁的7.8万群众共商易地扶贫搬迁,每户最少4次,多的20次以上;与44323户签订搬迁协议,占全州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人数的85%。

    共建,就是帮助群众实现倍增,建设美好家园。近日来,望谟麻山镇前锋村村民杨胜军,每天都坚持在义龙试验区马别新村安置点巡查建设工程质量。作为义龙试验区、望谟县易地扶贫搬迁联合指挥部副指挥长,他代表麻山镇即将搬迁到这个安置点的100多户村民参与到新房的建设全过程。在普安县城东区江西坡布依生态小镇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建设工地上,茶场社区大河边组村民龙荣华时刻都在关注着建筑质量,他说,看到建设者们一丝不苟的施工过程,自己吃下了定心丸。目前茶场社区已有15户农户自发主动参与安置房建设质量监督,有的还直接参与房屋建设,对建房的每一个过程做到心中有数。

    共担,就是在共建的过程中,与群众相互包容、相互体谅,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同群众一起担当。避免群众埋怨政府的问题。

    共享,就是让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获得感和幸福感倍增。贞丰县者相镇旗上村群众决定成立精准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全村200户精准贫困户全部报名入股,涉及贫困人口800人,目前公司1585亩砂仁种植、7条通组公路硬化、53万元饮水提灌3个短期项目已启动实施,到今年9月份向股东分红50万元。

    在“五共”的基础上,黔西南州组建了由政府、群众(搬迁户)、工商联盟(企业)、社会中介组成“四方联盟”,凡涉及用权、涉及各方利益的工作,都让四方联盟一起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通过各方共商共识、利益博弈,努力做到各方利益最大化,利益平衡化,解决了单方用权、单方行政的问题。

    在黔西南州委书记张政看来,“四方五共”模式的核心就是汇集政府、企业、群众、社会等一切多元化的力量,通过“五共”,慎用权力、用对权力,获得老百姓的支持参与,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生活好。(戴时昌 毛扬周)

    

[责任编辑: 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