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清水倒影胜当年

24.12.2014  11:07

  南明河水映出了河岸上的美丽景色。

  南明河沿岸安装了离子除臭设备。

  南明河河道管理处工人正在对南明河冠洲桥段进行维护。

  清澈的河水吸引了很多白鹭觅食嬉戏。

  市民在河岸边锻炼身体。

  河中的水生植物,能对河水起净化作用。

   有生命”与“很聪明

  从11月19日开始陪伴大家的《踏访南明河之变》栏目,在本期周刊画上了句点。

  近段时间来,南明河在变。她变成了一条有生命的河流,水草摇曳,白鹭翩跹。这背后的变化,要用很多文字才能讲完。一桩桩一件件“硬骨头”工程,一位位施工维护人员的劳动,集合起来就是一出“明河清流养成记”。

  既然河流“有了生命”,医院也能变得“很聪明”。息烽县人民医院综合住院大楼作为全国首个三星级绿色医院建筑,采用了多项绿色节能技术,不但能节约医院运行费用,还能让病房地板很暖和、空气更新鲜、病毒少传染。周刊编辑部

  “隔水樵渔亦几家,缘冈石路入溪斜,松林晚映千峰雨,枫叶秋连万树霞”。王阳明的诗,描摹出500多年前的甲秀楼前、南明河畔的美景。然而,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南明河遭到了污染。之后,母亲河的治理就从未停止过。尤其是从2012年启动的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让广大市民关切的母亲河逐渐恢复了“明河清流”的模样。

  眼下,在南明河畔随意采访几位市民,得到的评价大致如下:现在的南明河,水清澈、岸新绿、景优美。不少市民每天都会来河边锻炼,不管清晨还是黄昏,在河岸边散步、锻炼的人都很多。

  “南明河水变清,造福子孙后代,这个愿望逐渐成为了现实。”采访中,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投资方——中信水务贵州区相关负责人说道。

   明河清流水草摇 一行白鹭上青天

  “河床上站满了清一色的‘娘子军’,她们挖淤泥厉害得很!”所谓“娘子军”,是当年南明河主河道清淤时,市民对施工女队员们的爱称。时间回溯到2012年8月,为改变南明河河床上淤泥堆积如山的状况,以清淤、截污为主的南明河水环境一期整治工程正式开工。

  在南明河清淤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而最有效的方式——人工围堰将淤泥装袋,再运到填埋场。“南明河的主河道全长16.4公里,从上游的三江口到下游的红岩桥,每天有约4200名工人密密麻麻地‘陷’在河床上。”南明河主河道工程承建方——中建五局三公司河段项目经理周必富回忆起当时的景象,依然记忆深刻。

  “娘子军”的清淤工程整整持续了两个多月,才基本把淤泥清理完毕。河道清淤结束后,2013年4月,南明河上的生态修复工程启动。根据水位变动情况,施工方将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按其生态习性,在南明河中混合种植。

  这些水生植物不仅能净化水质,还可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让南明河变成“有生命的河流”。只要低头一看就会发现,清澈的河水里有不少绿油油的水生植物随波招摇。

  经过河床整治和生态修复,如今的南明河又变得“明河清流”。一群群白鹭聚集在河洲中,时而在浅滩觅食、嬉戏,时而飞翔在河道上空,与碧波荡漾的南明河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

   五条支流新改造 污水不入南明河

  家住南明河畔的市民张强说,他曾目睹污水慢慢污染母亲河。“一度南明河中堆积了大量的淤泥。在枯水期,南明河不是河,而是沟。

  “大部分淤泥来自五条支流。”中信水务相关负责人说,从上游到下游分别是小车河、麻堤河、小黄河、市西河和贯城河。目前,五大支流产生的淤泥基本上在支流河床内就得到解决。

  这一改变,得益于五条支流上新投入的生态修复工程。最初的清淤工程完成后,施行生态修复是改善河道水质的有效手段——河道种水草、河床装拦渣网、河床增加曝气装置……最后达到“治标治本一起推进”的效果。

  一组数据显示了五条支流改造的效果:仅仅在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第一阶段工程实施完成后,南明河水系水质便得到有效改善,劣Ⅴ类水质由原有的51%下降到17.4%,准Ⅴ类水质由原来的10.1%提高至24.3%,准Ⅳ类水质由原来的8.8%提高至28.2%。

   地上打造景观道 地下修建截污沟

  当你漫步在南明河畔时,可能未曾想到,自己所站的景观道底下是一条流淌着大量污水的截污沟。污水从地下截污沟进入污水处理厂,南明河水就少了污染的可能。

  据周必富介绍,把截污沟建在景观道下面,既实现了截污沟的建设,又达到节约土地的效果,可谓是一举两得。此外,整治之前,南明河两岸的截污沟因沟壁老化等原因,经常出现跑冒滴漏的情况,污水和河水混杂流入南明河中。通过整治,南明河两岸的堤坝上增加了一层15至20厘米厚的防渗衬墙,把污水严密地隔离在截污沟中。

  除了地下的截污沟发挥作用,地上的景观道也是丰富多彩。“南明河沿线美化工程,包括绿化种植、建筑小品、光彩照明系统等,建成了溪水园、民俗廊、斜阳谷、景石园、清心园、映月湾、民族广场等七个景点。”周必富说。

   修建污水处理厂 提升水环境质量

  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其实不完全限于主河段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中信水务贵州区对南明河整治采取“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近回用”的污水厂规划理念,增加12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这将大大节省污水收集、补水管网的建设及投资,有利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主河段的3座新建污水处理厂,是南明河水环境整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工程。其中,麻堤河污水处理厂、青山污水处理厂属全省创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厂,体现出贵阳市污水处理的新技术;远期每天可处理40万吨污水的新庄污水处理厂,是南明河水质的“出口点”,体现了贵阳的污水处理整体能力。

  “经过一期工程整治,南明河的水环境质量已经得到明显提升;在所有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后,水质将再度提升一个标准。”这位负责人说,一方面,南明河水环境整治工程实施以来,五条支流清澈的雨水是南明河水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过后的水,作为景观用水补充到南明河中,成为南明河水的另一主要来源。

  本报记者 刘磊 吴婷/文 王伟倩/图

    河上风景胜当年

■花落迅家

南明河是什么样的?贵阳人七十年代从河里挑水喝,八十年代在河里游泳,到九十年代还能从河里钓鱼。只是前一段时间,过路要掩鼻,如今经过整治,又有燕子白鹭飞过河面。

五条支流,三个污水处理厂,一条主河道;从三江口到红岩桥,从花溪陈亮村小黄河段到乌当东风镇沙鱼沟;从11月13日到12月19日……路程不长,时间不久,我有幸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感受着、记录着南明河的点滴变化,以及贵阳的点滴变化。

这些记录,是“还南明河健康”的部分内容呈现,却无法体现全部。文字承载的东西毕竟有限,本报《踏访南明河之变》系列报道画上句号,但南明河的生态维护、环境改善却会延续下去。

河床上,是绿色的浮游植物,随着变清的河水肆意摇曳;河道旁,是整洁的步道阶梯、雅致的画栋雕栏;河岸边,市民在闲适地休憩玩乐。难怪在南明河边住了一辈子的老贵阳人会说:河上风景胜当年。

是啊,一个多月来,在一次又一次的踏访中,我用脚步丈量着南明河的变化,也用心记下了一张张让我感动的面孔——市西河挖掘河床淤泥的清淤工人黄伟,戴着防毒面具,身穿连身防水套装,爬行在淤泥堆里;在贯城河医学院宿舍附近清理河道垃圾的河道维护工人龙辉,冬日里双手直接深入水里捡拾杂物;南明河主干道建设方负责人周必富,来筑两年未曾回家过春节,今年又是依旧;还有普陀桥边做生意的小卖部店主、小黄河陈亮村热心护河的村民……身份不同的他们,为了整治和保护南明河尽心尽力,诉说着同样的感受:南明河确实在变!

感谢他们的付出,让南明河越来越美、越来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