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自治县春节期间群众文化活动见闻

25.02.2016  11:58

文化唱主角 快乐过新春

印江自治县春节期间群众文化活动见闻

图为印江自治县举办舌尖上的印江美食文化活动。

图为印江自治县快乐冲冲活动,一名参赛选手正奋力冲关

舞龙

过赶年、赠春联、舞龙灯、品美食……猴年春节前后,印江自治县通过组织举办、群众自办等方式,在县城和农村举办了一系列群众文化系列活动,营造了喜庆祥和、文明健康、欢快热烈春节氛围。

印江自治县强化对春节期间文艺活动的组织引导,连续十年提前对相关活动进行安排部署,明确一个活动一名县领导牵头和一个部门负责,县领导多次到筹办现场指导调度,春节活动期间县领导轮流值班指挥活动,保障了活动的正常开展,为群众送上了“文化大餐”,让广大群众过上了一个幸福年、快乐年、文化年。

传统民俗慰乡愁

扬尘扫出门、对联贴上柱、磨子转起来……农历春节来临之际,梵净山下的紫薇镇团龙村土家族同胞举行“拜世界千年紫薇·过土家神秘赶年”主题活动,当地土家族同胞按照民族过赶年习俗,杀年猪、磨豆腐、打糍粑、贴对联、祭祀。这些活动为渐行渐远的春节平添了许多节日氛围,慰籍了在外多年人士的乡愁。

写得好!写得好!”1月25日,木黄集镇上翰墨飘香。在“弘扬核心价值观·家家户户贴春联”活动现场,村民吴茂华一边拿着刚刚免费领到的春联,一边对春联的字迹赞口不绝。印江是中国书法之乡,为弘扬书法文化, 2002年来,该县每年都要举办“代书春联赠万家”活动。与往年不同的是,2015年书写春联的内容是印江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原创春联作品,内容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宣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旨在凝聚扶贫攻坚的磅礴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营造节庆祝福氛围。据了解,猴年春节前印江共组织书法家2000余人次,服务群众覆盖17个乡镇,为老百姓义务书写春联共3万余副。

在春节前后,该县还举办了祭奉神、美食文化节、傩戏表演等民俗节目,让广大在外人士在春节回乡期间,感受了地道的民族习俗和文化,点燃了回乡创业的激情。

竞技节目增氛围

我非常喜欢金钱杆,节奏感强,打起来心情愉悦,我把内心的喜悦都表现在这个舞蹈中。”2月13日,印江在县城文昌公园举行千人金钱杆民族广场舞展演活动,土苗儿女身着漂亮的节日服装向城乡各族群众展示了金钱杆和民族广场舞的魅力,场面极为壮观,给猴年春节假期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文化氛围。活动当天,表演队队员刘晓玲与来自城区、乡镇的28支表演队队员一样,兴高采烈聚集在文昌公园,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节拍,表演队员舞动着手中的金钱杆,共同表演《打起钱杆扭莲扭》。千人金钱杆舞展演之后,各表演队还相继登台,用饱满的热情,轮番进行节目展演,为市民送上一台丰富的文化大餐。舞台上,表演队员沉醉其中、乐在其中,也为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和心情上的愉悦。观众叶天明说:“整个表演非常的好!音乐也很欢快,舞姿也非常整齐,对我们老年人是一大享受。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喜庆的鞭炮放起来,长长的龙灯舞起来……在正月初五举行的舞龙竞技比赛上,来自乡镇的11支参赛队亮相竞技赛场,以出神入化的技艺传达着龙的神韵,给猴年春节假期增添了浓浓氛围。据了解,舞龙比赛不仅展示了地方民俗文化,丰富市民精神生活、营造喜庆氛围的有效载体,更是进一步拓展延伸了舞龙文化内涵、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塑造提升城市形象。

在广大农村,群众自发组织了健康、积极的竞技活动,让广大群众从火炉边走出来,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也过上了一个健康、幸福的新年。

自办节目显和谐

民族团结心连心,两个百年里程碑。科学发展来指导,党建国发人人要……”2月2日,朗溪镇坪柳村群众和慕名前来的游客相聚在村委会广场,观看着村民自编自演的花灯舞蹈,用地地道道的土家花灯表演迎接新春到来。表演中,全村老少身着土家服饰,手持花灯,具有浓郁土家特色的《开财门》、《寿元灯》、《土家山歌》等花灯表演不时获得村民掌声。“花灯展示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增加村民之间的感情,让大家能更团结、和谐。”朗溪镇坪柳村村民杨婷见证村里这几年的变化,由衷地为村里组织活动促进邻里团结和谐感到高兴。

今年,我们金城村的花灯,把牌桌上的人拉下来了,找回了遗失多年的文化艺术,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减少了邻里之间的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天堂镇金城村支书张志明介绍,金城村地处松桃、印江两县交界地带,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外出务工,往年过年都是三个一堆四个一群的围在牌桌上熬更守夜。今年村里自办理花灯表演,让很少回乡的群众利用这样的机会曾进了解,加强了团结。

我觉得一个乡村能够办这么好的晚会,觉得很温馨,能够体现这个地方的民风民俗,让大家有一种过年的快乐感觉。”洋溪镇苗寨沟在正月初五自办了一场以团结、上进、奋斗、感恩为主题的春节联欢晚会。在外务工人员、成功人士及大学生们用歌舞表达了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卢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