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肖才忠谈地质灾害前兆

09.09.2016  09:35

  9月8日,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肖才忠到省人民政府网接受在线访谈时说,地质灾害精确防范,目前仍是世界性难题。地质灾害类型不同,前兆信息也不一样,主要有六种情况。

  一是滑坡:在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水水位突变等异常现象;滑动前缘出现放射状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新裂缝不断产生,滑体后部快速下座;滑体四周岩土出现松弛,小型踏滑现象;滑带岩土体错动面因摩擦出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气。

  二是崩塌:崩塌体脚部出现新的破裂行踪迹,嗅到异常气味;崩塌体前缘掉块、坠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不时能听到岩石撕裂摩擦错碎声音;出现热气、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等。

  三是不稳定斜坡:在贵州,不稳定斜坡灾害数量不少,仅次于滑坡和崩塌两种灾害类型,发生的前兆信息和滑坡相同。

  四是泥石流:形成区内松散土层堆积物源分布范围发生变化;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深谷内传来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

  五是地面塌陷:附近地表水体(河、湖、水库)突然发生集中渗漏,或者地下水通道因土洞扩展坍塌造成的堵塞或冲决;水位的迅速升、降,水色突然浑浊、冒气;地面出现环状裂缝并不断扩展,产生局部的地鼓或下沉现象等。

  六是地裂缝: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井、泉的突然干涸或浑浊翻沙,水位骤然降低;地面产生地鼓,小型垮塌,地面出现环形开裂或沉降等。

   常识普及:预防地质灾害的三类措施

  一是建房选址要科学。贵州山区所占比例超过90%,大部分地方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在这些地方进行工程建设需要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二是避让灾害要及时。受自然和历史条件所限,很多建筑已经修建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的范围。对于这种情形,首选是搬迁避让。如搬迁有困难,应定期去灾害隐患体上巡查,一旦发现“前兆信息”,人员撤离是第一位的。在降雨期间,提高巡查频次。

  三是执行预案要彻底。对于国土资源部门组织专家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照规定都编制了相应的防灾预案。预案对报警的方式、撤离路线等等都有明确的要求和部署。在开展避险演练时,熟悉警报声音和撤离路线。当险情出现,一定要按照预案既定的撤离路线,有序疏散,不盲目乱跑。(记者孙英 来源:贵州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