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县“三个结合”奏响最美新农村建设

24.06.2014  13:51

    “走,到湄潭当农民去!”近几年,湄潭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做好“三个结合”,不断丰富和完善创建内涵,走出一条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支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基础设施改善为标志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实现了乡村经济协调发展,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百姓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让群众路线在最美新农村建设中走实、走好、走远。

    新农村建设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党的基层组织根基更加牢固。以加强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先后投入资金近亿元,新(改)建村级办公楼130栋,创建县党务政务服务中心1个、镇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15个、993个村民组群众工作服务点。在37个涉农重点部门建立了群众工作室,各部门明确了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工作人员,构建了群工组织建设横到边、纵到底的格局。通过开展远教课堂、组织村级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带头致富能人中选书记等方式,为全县实现跨越发展、同步小康提供了坚强的基层保障,在全县培育了21名有项目、带项目的“项目书记”,激活了129名小康村党组织书记,其中2名书记多次出席省、市讲堂。全县以“党建富民强村直通车”为载体,充分发挥机关单位部门党组织资金、技术、资源、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与村级党组织“直通”结对,互动发展,构建了“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双方受益、共同提高”的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模式。目前,该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走出了上级补一点(县财政匹配村(居)运转经费村2.5万元/年、社区3万元/年)、工作挣一点(烤烟、计生、土地流转等工作考核经费,平均每村每年2万元以上)、单位帮一点(将101个单位、20余家非公企业联系到村,每年帮扶1-5万元不等的发展工作经费)、资产赚一点(部分村实现“三资”转换,以固定资产出租、入股、分红等形式增加收入,全县各村此项收入达100万以上)的多元化之路,让村级班子办得了事,做得到主,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目前,全县133个村(居、社区)中,有集体经济积累的村89个,2013年度村级经济收入1087万元,积累244.88 万元。

    新农村建设与与基础实施建设相结合,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按照“路兴产业、产业兴路”的总体思路,先后投入资金8亿多元,新(改)建公路150余条、150多公里,重点实施了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重点的高新农业示范园区、病险库除险加固、水毁复垦、河道治理等一大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累计修建水库31座、山塘362口;基本完成了农电网改造一户一表工程,供电入户率100%;实施天保林工程10余万公顷,完成退耕还林77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6.6%,近年来,湄潭县开展了以“四在农家”为载体,以产业化建设为支撑、以村庄整治为重点、以黔北民居新村建设为标志的新村示范点建设,并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把新农村建设推向深入。截至目前,全县规划建设黔北民居新村示范点73个,已新(改)建黔北民居36000余户,村庄整治819个,有15万户,38万群众受益,覆盖率达95%。

    新农村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为更好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风貌,提高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品质,该县结合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全县现有农民文化团体110个5000余人,农家书屋21个,农民文化家园156个,宣传栏217个,远程教育站(点)256个,党员活动室118个。在建设文体设施的同时,注重建好文化家园,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教育贯穿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始终。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文明意识、法律意识、卫生意识、环保意识,进一步弘扬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俭持家、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充分利用花灯、快板、歌舞、小品、诗歌等载体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道德礼仪等。广泛开展“文明村寨”、“十星级文明户”、“和谐家庭”等评选活动,让农民群众在参与中享受成果,在娱乐中接受教育。通过文明塑造,催生文明乡风,展现新村风貌,培育新型农民,共建和谐新农村。(罗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