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18.03.2015  16:04
沿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 贵州地方新闻网
沿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 贵州地方新闻网
来源: www.gog.cn

               

                                                                             

省联社与沿河自治县政府签订银政战略合作协议。    

  县联社扶持的沙子镇南庄村春日景象。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罗廷军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少数民族自治县,下辖22个乡镇429个村15万农户总人口66万。由于历史、地理等多种环境要素的影响,全县农信社业务发展一度相对缓慢、滞后。2013年2月,县联社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后,明确提出了存贷收三大主要业务指标三年翻一番的目标,围绕建设“全县人民满意银行、行管监管放心银行、社会责任担当银行、员工股东忠诚银行”的“四行”规划,按照“一年脱困、两年见效、三年翻番”的要求,实施“四着力四提升”措施,认真履职,真抓实干,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在困境中崛起、在奋进中前行、在后发中赶超的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之路。2014年末,全县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突破30亿元,达到31.92亿元,两年增加12.55亿元,增长64.8%,完成翻一番目标82.4%;各项贷款余额突破20亿元,达到23.29亿元,两年增加10.89亿元,增长87.8%,完成翻一番目标93.9%;各项收入突破2亿元,完成2.49亿元,两年多增加1.16亿元,增幅87.2%,完成翻一番目标93.6%。存贷收三项主要业务指标增量、增速连续两年位居铜仁市行社前列,2013年获省联社“业务发展奖”荣誉称号;2014年获省联社“综合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并成为全省农信社2014年度业务发展先进经验交流典型之一。存贷款规模、增量、市场份额继续位居全县金融机构首位,特别是存贷款市场份额分别较2012年末上升6.90个和8.36个百分点,分别达46.93%和57.37%,在全县县直部门满意度测评中连续两年位居金融机构首位。目前,县联社共有员工270人,内设15个部室,下辖28个营业网点、5个便民服务点,并建立了全县429个村级助农取款服务点,实现了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已发展成为全县资产规模最大、存贷款余额最高、支农支小力度最强、金融服务面最宽、机构网点覆盖最广、从业人员最多、最值得广大百姓信任的金融机构。

  

  着力“三项制度”提升发展效率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两年来,我们围绕创建学习型、团结型、务实型、开拓型“四型”领导班子,以“抓班子、带队伍、树形象、促发展”为目标,以建立“三项制度”为抓手,努力打造一支精诚团结、中层信任、员工拥护的高管队伍。一是建立党委中心学习组周学习例会和领导班子成员周工作例会“双例会”制度。学习例会上,重点学政策、学法律、学管理、学业务,及时学习传达贯彻行管监管部门新文件、新精神,坚持把理论和业务学习作为提高班子成员政治思想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工作例会上,各位班子成员分别汇报上周工作计划完成情况、未完成原因、下周工作具体安排及需要提交集体讨论研究事项等,及时解决基层和部室遇到的实际问题、工作难题,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二是建立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县直部门、经开区和乡镇制度。联系领导定期到部门、经开区、乡镇广泛征求对信用社金融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主动了解沿河及各乡镇经济发展对融资的需求,及时掌握入驻沿河企业开户情况、全县征地拆迁涉及补偿兑付情况、上级专项资金拨付情况等;坚持“三必访”,即主要领导必访、联系领导必访、财务人员必访,寻求业务合作,做到信息、资源共享。三是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及其分管部室帮连基层网点制度。每个班子成员和分管的部室负责帮连4-6个基层网点,并实行与所帮连网点绩效工资挂钩考核制度,及时帮助、指导、协调基层网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动为基层网点“出思路、创环境、勤服务”,切实解决基层网点想办办不了的事,想办办不好的事,真正形成上下齐心协力,群策群力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

  着力“三大突破”提升发展意识

  县联社领导班子提出必须着力在“三大突破”上下工夫,只有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员工思想上的统一、激发全社上下干事创业的激情,才能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困境、创造奇迹、后发赶超。一是思想观念的突破。我们从提振员工士气、增强员工信心着手,提出了“要改变、要发力、要赶超”(2013年)和“继续改变、继续发力、继续赶超”(2014年)的口号,提出了“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在服务县域经济中更加有为”的发展理念和“先服务、后业务”的服务理念等,先后开展了“沿河农信要生存,我该怎么办?”“沿河农信要发展,我该怎么做?”以及全县农信社“六破六立”等大讨论,使员工真正意识到落后的思想观念才是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唯有发展而且必须是加速发展才是沿河农信社首要任务。二是发展信心的突破。坚信发展潜力,自我加压,激发潜能,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变要我完成任务为我要超额完成任务。联社新班子提出了2013-2015年三年主要业务翻一番目标,即在2012年末基础上,到2015年,各项存款要达38.74亿元以上,各项贷款达24.8亿元以上,各项收入到2.66亿元以上。两年来,我们不仅连续两年超额完成任务,而且一步一步向目标迈进,只要在存款上再加把劲,2015年完全能够实现三年翻一番目标。三是作风观念的突破。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针对员工情绪大、士气低、作风差等问题,首先从开展联社机关效能建设做起,聘请专业机构进行相关培训和指导。在此基础上,先后开展机关及基层全体员工“为谁工作,为谁服务”“五去五求”“树立五种理念,做到五个不让”“四看四干”等作风整顿活动,通过全社上下讨论“怎么看?”解决了思想认识问题,讨论“怎么办?”解决了思路不清问题,讨论“怎么干?”解决了作风不实问题。

  着力“三大工程”提升发展能力

  农信社命在农业、根在农村、情系农民。新的联社领导班子确立了全县农信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服务社区居民、中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的“四个服务”的市场定位,狠抓乡镇农村信用、部门诚信共建、小微金融服务“三大工程”,扭转了过去“坐等客户上门”“为完不成任务发愁”“舍小求大”“嫌贫爱富”“弃乡进城”等贷款营销现象,真正发挥了农村金融主渠道和主力军作用。一是狠抓乡镇农村信用工程。2013年,县联社坚决启动“农村金融信用县”创建,并要求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县联社争取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创建农村金融信用县意见等文件,并多次召开全县性的启动大会、推进大会、交流大会,全县22个乡镇在2014年4月全部启动了信用乡镇创建工作,全县上下掀起了创建信用县的热潮。县联社始终紧密结合县情、社情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要求创建必须“全面真实扎实”,坚决杜绝闭门造车、弄虚作假、应付搪塞等行为,必须按照评定条件、创建标准逐条对照落实,时间服务质量,宁慢勿快;坚持“三不召开原则”,每个信用乡镇动员大会,筹备不充分不召开、双方主要领导不在不召开、乡镇、村支“两委”干部不到三分之二以上不召开;推行“四级双诚双诺”制度,由县联社与各乡镇政府,县联社授权基层网点与信用村、信用组、信用户共同签订“双诚双诺”责任书,明确各自权利、义务、责任,形成党政、村组、农户齐抓共管机制;实行“10+3”阳光信贷,信用农户第一笔“致富通”小额信用贷款办理时限为10分钟,以后每笔3分钟;公开“三级承诺”,做不好农村信用工程就不是一个称职的理事长和分管主任,就不是一个称职的基层社主任,就不是一个称职的信贷员。二是狠抓部门诚信共建工程。以县联社2014年7月与县电视台签订首家诚信共建和“薪动力”单位职工贷款“双协议”为标志,拉开了全县信用工程进机关、进部门、进校园的序幕。目前,县联社已与70余家县直部门签订了“双协议”,已对9333名(户)干部职工家庭进行评级授信,授信金额达10.58亿余元。县联社还注重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互利互惠、业务合作等,出台“薪动力”六大利率优惠政策,与单位开户、职工代发工资、办信合卡、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相挂钩。诚信共建改变了过去信用社被动上门求人到现在双方主动寻求广泛合作,真正实现共建共赢的良好机制。三是狠抓小微金融服务工程。撤销县联社原信贷经营部,设立了县联社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下设市场营销部、综合部和风险控制部,并制定了中心及其各部职责,在营业部专设小微中心服务大厅。严格按规定运作,按照银监会“四单”原则和建立“六项”机制要求,对小微中心实行与营业部合并考核,同时增设河西、河东两个小微分中心。建立了小微中心利率定价机制等机制及业务流程与信用等级、存款量大小等指标挂钩,对信用社贡献度越大利率就越优惠。充分授权,对100万元(含)以下小微贷款由中心主任直接审批;100-200万元(含)由分管副主任直接审批;200-500万元(含)由小微中心审贷小组直接审批。严格授信管理,所有小微贷款一律实行“先评级、后授信、再用信”管理。目前,已评定信用企业218户,个体工商户4881户。2014年末,小微中心(含营业部)各项贷款余额9.09亿元,较2012年末增加3.70亿元,增长68.65%,占全辖贷款总额39.03%。

  着力“三大机制”提升发展保障

  我们高度重视转换经营机制工作,切实为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是实行了靠业绩和数据说话的业绩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办法,实行月、季、年考核相结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实行信用工程、不良贷款、案防及安全保卫三项工作从绩效工资切块一定比例单列考核。在考核中奖罚分明,对完成目标任务的全辖通报表扬并适度奖励,反之,实行约见谈话、末位淘汰、督查督办以及一票否决等制度。二是推行正向的激励和竞争机制。先后制定了员工和中层管理人员年度考核办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办法、后备中层管理人员竞争储备办法以及各项竞赛活动,在全社上下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宣传与服务并重的联动机制。先后开展“服务农民工·满意在农信”“创建信用工程宣传月”“县直部门诚信共建”“县联社成立十周年十大活动”等系列宣传活动,在22个乡镇制作大型户外广告,在全县交通要道制作墙体广告,针对不同金融产品制作宣传单、宣传折页、宣传海报等,形成了“工作扎实落实、宣传铺天盖地”的良好氛围。以“全省看齐、全市领先、全县一流”等目标狠抓网点和服务标准化建设,扎实开展金融便民信合村村通服务工程、网点建设三年提升工程和网点服务标准化工程“三大工程”,先后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抓落实、强执行,网点形象度、群众满意度、客户忠诚度进一步提升,为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三年,我们将以做值得尊敬和信赖的百姓银行为引领,以加速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组建农商行为目标,以提升服务质量为保障,以开展农村普惠金融为根本,按照“一年强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思路和要求,全力实施“四项工作”“三年攻坚”。即:一是实施以组建农商行为目标的“三年攻坚”。认真贯彻国务院、银监会及省联社相关文件精神,在坚持服务“三农”前提下,积极稳妥推进农商行组建工作。2015年努力实现组建农商行条件基本达标,2016年全面启动农商行改制筹建工作,2017年完成农商行组建。二是实施以打造“农村普惠金融示范县”为目标的“三年攻坚”。以创建信用村组、信用乡镇、农村金融信用县为总抓手,以开展“农村普惠金融夜校进百村千寨万户”和“信合村村通·现金流通综合服务平台进万村”活动为载体,以金融便民信合村村通服务点为平台,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政策普惠、金融诚信普惠、金融产品普惠、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安全普惠。到2017年,努力实现全县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金融服务实力全提升,金融生态环境全优化,力争成为武陵山片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农村普惠金融示范县”。三是实施以基础服务“全省看齐、全市领先、全县一流”为目标的“三年攻坚”。强力推进服务和网点标准化建设三年提升工程,按照全省农信社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S)和企业环境视觉识别系统(SI)标准加快推进全县农信社营业网点建设达标工作,到2017年,全面实现全县城区和22个乡镇网点建设标准化。加快推进ATM机,POS机安装布设进度,探索建立社区银行、金融超市,加大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信合卡推介营销力度,探索电子银行业务互联网营销。加快“信合村村通”“一点五站”建设,到2017年,努力实现“城区8分钟金融服务圈”和农村“人不出乡镇、足不出村”便捷的农信金融服务。坚持“把标准养成习惯、让习惯称为标准”加大服务标准化培训和考核力度,到2017年,全面实现全辖营业网点服务标准化。四是实施以“123倍增计划”为目标的“三年攻坚”。围绕县联社制定的十年规划继续以加速发展为第一要务,做大做优做强,到2017年,力争存贷款规模、资产负债总额达100亿元以上,发展成为一家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营运安全、功能齐全、竞争力强的股份制农商行,成为全县人民满意、社会责任担当、行管监管放心、员工股东忠诚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