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县打造美丽乡村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10.08.2015  20:37

        寨沙侗寨青石板铺就的广场上,人来人往,笑语不断;独具特色的钟鼓楼下,侗族大歌让旅客如痴如醉;夕阳西下,流光溢彩的吊桥和沿河两岸闪烁的霓虹灯,把太平河畔的寨沙侗寨装扮得分外多姿。

        2009年,寨沙人均纯收入不到1700元。2014年,全村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人均纯收入达1.3万元。如今已是全省100个文化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金融扶贫示范点、中组部党建工作专题调研点、全省干部驻村工作参观示范点、“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省级创建示范点。

        无独有偶,该县太平镇云舍村是贵州省政府批准建设的五个少数民族村寨之一。该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水资源极为丰富。然而,这样一个区位优越明显、民俗文化厚重、自然环境优美的村,在十年前,村民以种植水稻、玉米和饲养猪牛为生,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如今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的云舍已是“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

        近年来,江口县紧扣“两加一推”主基调和“两区一走廊”主战略,按照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为抓手,突出新农村建设,全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2014年来,该县累计完成投资4.26亿元,建成新农村示范点15个,其中精品村4个,完成了8个点的农村集中建房,解决了579户农户的住房问题。新建村组公路51条433公里、联户路9.1公里,完成农村饮水安全项目59处、开采地下水井17口,改厕300户、改灶600户,完成小康寨建设33个、农村危房改造9624户。大大改善了人民群众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环境改善是基础,生产发展是关键。该县着力把发展经济、促进群众增收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先后成功建成了闵孝鱼良溪现代高效农业(扶贫)产业示范园区、怒溪骆象生态茶产业示范园区。建成生态茶叶基地12.38万亩,建成中药材3万亩全县精品果蔬菜达到14.19万亩,萝卜猪年存栏4.5万头,野猪存栏0.8万头,大鲵存池达3万尾,蛋鸡20万羽,肉鸡4万羽,大闸蟹养殖水面600亩。

        同时,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建成了寨沙侗寨、云舍土家民族文化村寨、鱼粮溪农业公园、提红土司城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2014年,全县共有农家乐276家,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6540人,实现收入2.4亿元,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同比增长了13.9%。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该县围绕“一业带三化,三化促一业”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相继成功打造了一批如梵净山村、云舍村、寨抱村等“乡村旅游型”,鱼良溪村、骆象村等“现代观光农业示范型”,提红村、扣挂村等“产业结构调整型”、镇江村等“城郊农业型”、茶溪村等“生态养殖型”新农村示范点,提升了全县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加快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