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整村搬迁工作备足“粮草”

02.09.2016  15:05

    “2015年内完成核心区80%的整村搬迁工作,2016年上半年完成核心区剩余20%工作任务。”这是市委对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发展提出的目标和要求。

    “集中精力确保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务必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土地房屋征收任务,不管再难,都必须要打下这场硬仗,如果没有土地房屋征收的效果支撑,任何建设都是空谈。”副市长、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高卫东的一席话,为“这场硬仗”写下注脚。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而言,资金保障充足与否,是决定这场“攻坚战”能否打赢的关键。

    为此,2014年12月17日,经济区成立了贵州双龙航空港开发投资集团,通过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主动出击开展多类融资业务,一年多时间便为经济区项目建设融资700余亿元。其中,近300亿元资金陆续投入到经济区的整村搬迁工作中。

    备足“粮草”,才能打赢“攻坚战”。目前,在充足资金的保障下,经济区核心区的整村搬迁工作基本完成。

     练好“基本功

    才能“广结财缘

    资金及时到位,是经济区顺利完成整村搬迁工作的重要先决条件。

    “资本是逐利的。经济区成立不到两年时间,很多项目都不成熟,要完成数百亿的融资任务,其困难可想而知。”贵州双龙航空港开发投资集团总会计师黄燕明说,开投集团清醒认识到,只有练好“基本功”,才能与众多金融机构“广结财缘”。

    如何练好“基本功”?开投集团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方向:一是摸清家底,在与金融机构对接时,将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充分展现出来;二是做强自身,通过实体化运营,目前集团总资产达1150亿元,公司运营一年后,便获得AA 社会信用评级。

    基于扎实的“基本功”,国内众多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等纷纷与开投集团达成合作。“集团成立后,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广结财缘,主动拜访、积极联系各方资源,对满足我区项目建设使用条件的资金,我们都欢迎。”黄燕明说。

     创新融资方式

    资金“源源不断

    众所周知,基础设施类项目的投资回报时间较长,资金需求大,还款压力也比较大。如何实现资金合理滚动,是开投集团在融资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与商业银行签订优先使用中长期资金的贷款合同;另一方面,通过多渠道融资确保资金‘源源不断’。”黄燕明说。

    “源源不断”体现在哪?

    突破地域限制,积极引入省外资金是方向之一。一年多来,开投集团积极接洽北京、上海等地金融机构,开展融资租赁、信托计划、资管计划、产业基金等各种融资方式。

    以名企融资业务为基础,快速扩展融资租赁。开投集团参照国内政府控股类公司融资租赁模式,与上海一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对经济区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引进省外资金56亿元。在这一成功合作基础上,省内省外100亿元融资租赁业务也已快速推开。

    “我们还与多家金融机构合作设立了基金,目前基金规模已经达到145亿元,基本实现了满足巨额资金需求与控制偿债风险的平衡。”黄燕明说。

     与时间赛跑

    抢出“第一效益

    广交朋友、创新融资方式,提高了获得融资资金的几率,但能否签下合同,却时刻考验着开投集团的判断力与执行力。

    “融资工作政策性较强、变化快,整村搬迁工作如果需要300亿元的资金保障,我们必须做三倍以上的融资工作量,才能确保300亿元能落到实处。”黄燕明说,除了要广泛对接资金外,还要“”时间:首先要在金融机构支持的金融产品“关门”前,落实各项条件,“”到足够大的资金规模;“”到资金规模后,要及时与银行协调使用的问题。

    黄燕明回忆,去年国庆节前一天,自己到一家银行协调资金使用,银行要求的条件一时不能满足,协调难度相当大。“马上就是国庆节了,如果不能将资金划到专户上,国庆期间整村搬迁工作只能停滞,因此一定要在放假前‘抢’到这笔资金。”当即,黄燕明便与同事一起现场起拟“保证书”,并加盖集团公章,赶在银行下班前送了过去,确保了资金使用。

    与时间赛跑,开投集团在“第一时间”抢出了整村搬迁工作的“第一效益”:截至今年8月,开投集团共计投入资金近300亿元用于整村搬迁工作。由于资金保障有力,经济区核心区整村搬迁工作已基本完成,进而推动了“互联网产业中心”、双龙科幻主题公园等招商引资项目加速落地。(记者: 彭婷 谢江林 来源:贵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