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协调发展 推进民族地区同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16.11.2015  15:48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纲领性文件。《建议》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个发展理念,是迄今为止在党的报告中对“发展”内涵作出的最全面、最深刻的一次概括,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总方法论。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未来五年,是全国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省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贫困问题最突出的省份。省委书记陈敏尔在全省扶贫开发大会上提出,要确保“两个不掉队”,即不让一个民族掉队,不让一个地区掉队。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民族地区多属贫困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短板。全省民族地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9.9%,但生产总值仅占30.5%,财政收入仅占22%。在全省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有36个属于民族自治地方;在全省经济总量排名最后10位的县中,有9个属于民族自治地区。贵州同步小康,重点在“全面”,关键在“协调”。如果只是在总量上达到了小康,而发展不协调、不均衡,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没有实现全面小康,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

  根据省委的统一安排,我原原本本学习了十八届五中全会有关文件,结合学习省委书记陈敏尔、代省长孙志刚在全省扶贫开发大会上的讲话,就坚持协调发展,扎实推进我省民族地区同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谈四点体会。

   一、改善民族地区发展条件是推进民族地区同步全面小康的重要前提

  当前,我省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还比较落后、生态环境仍然很脆弱、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还不强、抵御各种风险能力还不足。要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下大气力全面改善民族地区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提升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一是努力改善生产条件。近年来,全省大力实施交通、水利建设三年大会战,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全省将实现县县通高速,民族地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接近2000公里,三个民族自治州都已进入或即将进入“高铁时代”,民族地区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但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制约我省民族地区全面小康建设的瓶颈。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1+10”文件中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发展“优先安排”的原则,尽快打通民族地区对内对外联系的“大通道”,加快建成横贯民族三州高速公路;尽快实施民族地区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畅通制约民族地区发展的“毛细血管”;进一步加快民族地区骨干水源工程、供水管网工程和民生水利工程建设,着力解决民族地区工程性缺水难题;深入推进民族地区行政村通宽带、自然村通电话和信息下乡,用信息技术提升民族地区发展能力。

  二是努力改善生活条件。全省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比重高,少数民族群众居住生活环境还比较落后。要因地制宜,坚持走贵州山地特色的民族地区城镇化道路,把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与重要交通干线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结合起来,打造一批具有产业依托、体现民族特色、适应民族地区自然环境和发展阶段特征的特色城镇。要深入实施民族地区城乡危旧房改造工程,统筹推进城镇保障房、扶贫生态移民房建设,深入推进城镇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河道沿线、居民小区以及乡镇、村寨环境整治,努力让少数民族群众安居、乐业、幸福。

  三是努力改善生态条件。全省民族地区自然条件大多比较恶劣,石漠化程度比较深,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特别是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区的少数民族群众,面临着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双重压力。要充分认识民族地区生态建设在全面小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严格执行主体功能区规划,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减轻人口对山区生态环境的压力;扎实开展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民族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封山育林等工作;坚持“多彩贵州拒绝污染”,牢牢拧紧生态保护的“紧箍咒”,加强民族地区专门生态保护立法,严格环保执法,保护好民族地区秀美山川;科学开发利用民族地区多样化生态资源,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提升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

   二、实现民族地区脱贫摘帽是推进民族地区同步全面小康的重要目标

  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扶贫攻坚是最紧要、最迫切、最艰巨的任务。要以集中连片贫困民族地区为重点,着力抓好地处“六山”的1982个贫困村及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63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加强扶贫工作与民族工作联动,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村寨掉队。

  一是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开发。“扶贫必先扶智,治穷必先治愚”。要大力实施教育扶贫,更加注重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不仅让脱贫人口能够“站起来”,而且能够“走得远”。要巩固提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加大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扩大资助覆盖面,提高资助标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贫失学。要加强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有计划选派优秀教师到民族地区支教任教,提高少数民族群众整体受教育水平。要发挥职业教育在教育扶贫中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加强东西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协作计划,促进贫困家庭子女的非农就业;要优先安排民族地区技能培训计划,大力实施雨露计划“1户1人”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锦绣计划等培训项目,提升少数民族群众职业技能。

  二是扎实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民族地区扶贫攻坚,扶持产业发展是根本之策。要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提升贫困地区“造血能力”。要立足民族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做大做强民族医药、民族文化、民族旅游产业。要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以农产品保鲜、精深加工等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发展以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物流等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实现农业“接二连三”,带动民族地区农民致富、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建设民族三州面向省外和国际的农产品和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市场,鼓励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等手段推动民族特色产品“出山”,培育一批电子商务民族村,激发民族地区发展活力。

  三是扎实做好生态移民搬迁。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是习总书记精准扶贫“五个一批”的明确要求,也是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重要着力点。全省有许多少数民族群众都生活在边远山区、深山区、石山区和高寒山区,自我发展难度很大。凡不具备生存条件、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和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少数民族特别贫困村寨,要全部逐步实现移民搬迁。扶贫生态移民项目优先安排到少数民族特别贫困村寨,对少数民族特别贫困村寨的贫困户适当提高扶贫生态移民补助标准,实行差别化扶持。要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合理规划选择移民安置点,同步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培育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产业,为符合条件的搬迁户提供建房、生产、就业培训、创业贴息贷款等支持,解决好住房、医疗、社保、子女就学等问题,确保少数民族贫困户搬得出、有事做、稳得住、能致富。

   三、繁荣民族地区优秀文化是推进民族地区同步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

  全面小康,既要在经济上、物质上达到小康,也要在文化上、精神上达到小康,“两条腿”要协调并进。省委书记陈敏尔在省委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是贵州的宝贝。”我省是多民族文化大省,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绚丽多彩,要在挖掘保护上下功夫、在整理开发上下功夫,推动多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打造多彩贵州民族文化大观园,不断丰富全面小康的内涵。

  一是大力挖掘民族文化资源。要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在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调研普查的基础上,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予以重点倾斜,加大对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民族建筑、村寨的保护力度,把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继续支持一批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民族村寨申报国家级和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实施民族文化传承工程,扶持少数民族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突出民族特色的陈列馆、展览馆,营造尊重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更好地传承弘扬多彩贵州少数民族文化。

  二是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近年来,我省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了《多彩贵州风》等一大批优秀民族文化产品,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贵州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但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还不充分,由市场主体来推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有待加强。要充分挖掘和精选优势民族文化资源,推出一批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民族文化产业项目。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打造一批人文内涵丰富、社会影响深远的民族文化影视产品。盘活现有文化资产,整合民族文化资源,推动民族文化“走出去”,提升贵州特色民族文化品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是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实现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要坚持民族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比翼齐飞、齐头并进。重点是加快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抓好城市社区和农村文化设施、活动场所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样性的文化需求。实施精品战略和重大工程,进一步办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等民族文化活动。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发现和培育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充分发挥民族院校作用,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文艺专业人才。

   四、促进民族地区团结进步是推进民族地区同步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

  民族团结进步是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民族团结、民族关系和谐是全面小康的重要支撑。我省居住着54个民族,其中有17个是世居少数民族,各民族团结互助、共生共荣,民族团结历史悠久。要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切实维护好民族地区团结稳定,以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一是注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要深入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对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认知,深化对中华各民族相互依存、休戚与共、谁也离不开谁的历史认同,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我省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正能量。

  二是注重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总体上看,我省各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安定和谐,这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优势。但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利益诉求更加复杂多样,社会分层、贫富分化和心理失衡等问题更加突出,国际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主义向我省浸透蔓延,影响我省民族关系的因素更加复杂。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而且会延缓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建设,提高民族事务治理的法治化水平。严密防范和应对国际敌对势力对我省民族地区的渗透和破坏,加快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是注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省地处川、渝、滇、湘、桂之间,历史上就是西南民族流动的大走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键在于加快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重点在于开展各种形式的共建活动,加强城市民族工作,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尽快融入城市、融入社区、融入当地群众生活,形成相互往来、邻里守望的友好关系。特别要尊重民族文化和习俗多样性,促进各民族群众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同心同德、苦干实干,推动各民族共同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干部作风是影响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民族地区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着‘四风’问题,要深挖细查、扎实整改。消极腐败现象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在民族地区还往往会成为破坏民族团结、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来对待。”在推进我省民族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党员干部必须落实好“三严三实”要求,深入持久地抓好“四风”问题的整改落实,抓好廉洁自律规定的学习贯彻,正确认识权力,始终敬畏权力,遵规守纪、履职尽责、敢于担当,把手中的权力用来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谋发展、增福祉,以优良作风和良好形象把各族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为民族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