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之旅·发现阳明”采访团归黔探寻王阳明足迹

25.10.2016  18:08

贵阳市市府路附近的文明书院旧址

君子亭为纪念阳明而修建

小径、石阶、古树、幽洞……第一次来到龙场龙岗山时,王阳明的心中充满了安慰。被贬至龙场,生活艰难困顿、前途飘渺无望。他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排解抑郁、破除心结,静心悟道,而位于龙岗山山腰的天然洞穴,就是他最好的选择。

在这里,王阳明一住便是三年。小小的石室成就了王阳明、改变了贵州、影响了世界——他在此悟道,奠定了王学基石;创办龙岗书院广招门徒,他广播“知行合一”淳朴哲学;对百姓施以教化,他激活了贵州文脉,让人文之花在高原一隅绚丽绽放。

随着“知行之旅·发现阳明”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回归贵州,我们将共同寻访王阳明在黔中的足迹,发现王学一脉传千古背后的原因。

A 贬谪修文龙场 创立阳明心学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因开罪宦官刘瑾,触怒了皇帝,被廷杖四十大板之后,发落到贵州修文龙场。

由聚落千万家的京城,陡然降落到偏僻、荒芜的龙场,王阳明感受到的是巨大的失落感。”贵州省阳明学学会副秘书长张明说,当时的龙场是化外之地。在这里,王阳明举目无亲、衣食无着,甚至语言不通。冤屈无处申诉、人生前途渺渺。对于当时的王阳明而言,悲愤忧思难以排解,人生只有在长啸、悲歌、吟诗、诙笑中度过。

在人生最灰暗的时刻,淳朴善良的龙场人给予了王阳明无私的援助,使他看见了生活的希望。”修文县史志办主任胡光胤说,龙场百姓为王阳明送来了米粮、帮他结庐居住,甚至帮他赶跑了前来寻衅滋事的恶吏……

在龙场生活的时间久了,王阳明惊奇地发现,自己虽然身居荒野,可平时面对的却是内心善良的圣人,为何如此,王阳明苦苦思考。

直到一天夜里,王阳明在睡梦中“大彻大悟”。据《王阳明年谱》记载,在龙场期间,他“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格物者误也。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经忆说》”。

这正是阳明心学的起点。”张明表示,龙场悟道奠定了王学的基石,构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迸发出来的思想之火。

B 开展书院讲学 弟子四方云起

龙场悟道,标志着学术史上“王学”的诞生,而王学的传播则开始于龙岗书院的讲学,其教习方法则是刚刚发明的“知行合一”之说。

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旋即在贵州展开书院讲学活动。他在龙场修建的龙岗书院,主要面向当地的苗族弟子讲授心学。

据清代学者田雯《黔书·阳明书院碑记》中说:“先生之学,以谪官而成,先生之道,其方由龙场而跻于圣贤之域也耶?当日坐拥皋比,讲习不辍,黔之闻风来学者,卉衣駃舌之徒,雍雍济济,周旋门庭。

可以说,龙岗书院的设立,不但开创了修文书院教育的先河,更使贵阳成为明代贵州教育的一大圣地。“当时贵州以及省外士子前来听课者达数百人。贵阳陈文学、汤冔、叶梧等前往就学于门下。”张明说,阳明的盛名甚至吸引到湖南、四川、云南的学生前来求教。

随着王阳明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贵州宣慰使安贵荣遣使问候,表达崇敬之情。贵州提学副使毛科、席书两次邀请王阳明到贵阳讲学。最终,王阳明接受席书邀请,主讲于贵阳“文明书院”。

曾经的文明书院,就在今天的市府路,虽然书院旧址早已湮没,但是行走于此,似乎还能隐约听到当年朗朗的读书声——“诸生环而观听者以百数,自是贵州人士始知有心性之学”。

王阳明在贵州虽然只有短暂的三年,但他的悟道和书院讲学活动,却是贵州史上第一次破天荒的大规模学术活动——不仅为贵州播下了心学的种子,而且也揭开了贵州持久的书院讲学活动的序幕。

C 遗风惠泽后世 开创贵州学风

在贵州期间,王阳明写下了两篇旷世名作,一篇是千古不灭的《瘗旅文》,另一篇是《象祠记》。《象祠记》是受贵州宣慰司宣慰使安贵荣所托而写,阐述了“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哲理,字里行间展现着“致良知”的思想。而其写下的《教条示龙场诸生》、《龙场诸生问答》,则明确提出了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的院规,最终成为贵州书院讲学运动的旗帜和指针。

从宋朝至王阳明抵达龙场之时,贵州共出举人300余名。王阳明离开贵州后至明朝结束,因书院大兴,贵州共出举人1300余人。”张明说,王阳明教化黔中,是当之无愧的“黔学之祖”,开创了贵州全新的学风、民风。

正德四年岁末(1510年初),王阳明升任江西庐陵知县。为了饯别王阳明,贵州弟子于大风雪中将他送至龙里。

行至镇远邸店后,王阳明特地作《镇远旅邸书札》,嘱咐贵州弟子管理书院,勉励“努力进修,以俟后会”。王阳明在这篇书札中提到陈宗鲁、汤伯元等16人,则成为黔中王门第一代弟子,为王学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不懈的力量。

为了纪念这位巨儒,黔中百姓走进书院,不祭拜孔子,而是祭拜王阳明。贵阳还先后在阳明洞、扶风山建起了王文成公祠,以此缅怀先贤。

修文是心学的起源地,贵阳应该借助这一先天优势,在研习阳明文化方面久久为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应有的力量。”张明说。

记者走笔

采访团在高速路上换车胎

知行之旅充满艰辛

你永远不知道人生的下一秒将发生什么,“知行之旅”的行程同样如此。

结束岳麓书院的采访后,我们迅速离开湖北,准备赶往本次采访的最后一个目的地——修文龙场。

一路上,一大一小两辆车先后而行。我同驾驶员焦阳、随团编辑赵越洋一起,乘小车在前方引路。

车刚刚驶出长沙,意外突然发生。行驶过程中,我们突然听到乘坐车辆的右后方发出“”的一声巨响,随后车身开始向右剧烈摇摆。

当时,缺乏行车经验的我,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发生。

所幸,随车驾驶员有着多年行驶经验。在事故发生后,他迅速把稳方向盘,点亮应急灯,并缓慢减速将车停靠在应急车道上。

当车辆停稳,他才说出真相——车辆右后轮突然爆胎。也是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才明白,刚才的情况有多危险。

不过,即便如此,我们也没有脱离危险。车辆停靠在高速路上,发生二次事故的可能性很高。

这时,焦阳拿出三角警示架,叫我们摆放在车辆后方一百五十米处,随后他在十分钟里换上了备胎,有惊无险中我们再次上路。

此时,三人默默无言,但我们的额头上满是冷汗。要是前轮爆胎会怎么样?要是事发时处理不当结果如何?要是换车胎时有车辆违章超车结局如何?每一个问题,我们都不敢细想……

作为一名记者,当你看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当你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高速路上,车辆爆胎,幸好全身而退。我们的“知行之旅”也和阳明先生的经历一样,充满了未知和艰辛,这也算我们的一个小小修行吧。

■本报记者 路榕

张明说阳明

修文阳明洞,王阳明当年在此悟道

生活困苦 不灭成圣之心

张明(贵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贵州省阳明学学会副秘书长、美国夏威夷大学访问学者)

龙场悟道是思想史上的转折性事件,它对中国和东亚世界的影响且深且巨,用“惊天动地”一语来形容,绝不为过。

1508年春,王阳明带着三个仆人,历经三个多月时间,跋涉四千多里路途,终于从浙江老家到达了贬谪地贵州龙场驿(今修文)。

五百年前的龙场,与今天相比是另一番情境:森林茂密,人烟稀少,蛇虺出没,瘴疠遍布。更让人绝望的是,龙场驿虽名为驿站,却无房屋、无粮食、无兵卒。王阳明与三位仆人立即陷入绝境之中,等待他们的是饥饿、疾病和死亡。

为了生存下去,王阳明必须解决居住、粮食和医药三大问题。首先,他带领童仆在灌木丛中搭建一个草庵,草庵低矮,高不及肩,且不避风雨,实难居住。不久,王阳明发现小孤山脚有一个天然洞穴,于是主仆四人转移到洞穴中生活,居住得以解决。

其次,龙场驿并无官府的粮食供应,王阳明和仆人只好采集野菜充饥。他还向附近的少数民族同胞学习耕种技术,亲自开垦荒地,种植庄稼和蔬菜,逐渐解决吃饱肚子的问题。

接下来是如何医治疾病的问题。由于长途劳顿和风雨侵肆,加之水土不服,营养不良,三位仆人相继病倒。王阳明不得不精心照顾他们——他上山采药,下河提水,打柴伐木,熬药煮粥。为了仆人高兴起来,王阳明还给他们讲笑话、背诗歌,甚至唱家乡的越曲,使他们忘掉疾病的折磨和生活的苦痛。

解决了眼前的困难,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立即呈现出来。那就是“圣人处此,更有何道?”王阳明从11岁就立下圣人之志,他经过26年的艰难探索,先泛滥于辞章,继出入于释教道教,再遍读朱熹之书,终无所得。只有37岁时在龙场的绝境中,王阳明放下得失荣辱,向死而生,终悟圣人之道。

龙场悟道到底悟到了什么?其实很简单,就是《王阳明年谱》中的经典记载:“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而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默记五经之言以证之,靡不吻合,因著《五经臆说》。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王阳明是从《大学》“格物致知”四字悟入的。具体来说,朱熹认为,“格物”就是向外物求天理,即通过一物一物去格,得知万事万物之理,最后豁然贯通,成为圣人。而王阳明认为,天理不在外物,而在人心:“格物”就正心,“致知”是良知。这就将朱熹向外求知识而达圣人之境的道路,一变而为阳明的通过向内正心而求良知以达圣人境界的道路。王阳明从此与程朱分道扬镳,初步建立起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

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从龙场搬到龙岗山东洞,他将此洞改名为“阳明小洞天”,他在洞中聚徒讲学,方圆数百里学子前来请教求学。阳明洞无法容纳学生,龙场少数民族群众于是帮助王阳明修建龙岗书院、何陋轩、君子亭、宾阳堂等。王阳明龙岗书院的讲学远近闻名,引起贵州官员的重视。贵州提学毛科、席书邀请王阳明到贵阳文明书院讲学。第二年(1509),王阳明应邀到贵阳讲学,正式提出“知行合一”学说。阳明心学大旗最早在贵州高原树立起来。

王阳明离开贵州后,一生所到之地,随处讲学,培养王门弟子无数。《明史》称:“门徒遍天下,流传逾百年。”阳明心学从贵州走向大江南北,最后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影响东亚世界五百年。1904年,经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的日本十分感恩阳明先生,特地派出皇家代表团前往贵州阳明遗址凭吊。阳明学大师三岛中洲赋诗立碑,以表海外之敬意。诗云:“忆昔阳明讲学堂,震天动地活机藏。龙岗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

   古柏森森处 后人悼阳明

本报讯 昨日,“知行之旅·发现阳明”采访团抵达王阳明悟道之地修文龙场,凭吊先贤。

贬谪贵州后,王阳明居于阳明洞内,悟出了阳明心学至为重要的两个理念——“知行合一”和“心即理”。时至今日,阳明洞内依旧留有历代天下王门弟子留下的诸多石刻碑文。洞口崖上,“阳明先生遗爱处”,是明代贵州宣慰使安国亨所刻。

阳明洞外,一棵足有五层楼高的柏树,正是阳明先生五百年前种下的,被称为“守仁柏”。五百年过去了,这棵阳明先生手植古柏,和阳明心学一样,依旧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采访团还去了的阳明悟道另一处重要遗迹玩易窝。玩易窝,是阳明先生生前研究易经悟道之处。地处龙岗丘陵之上的玩易窝,排水系统良好,如今走进去,阴暗潮湿之感并不明显。

嗟乎!此古之君子所以甘囚奴,忘拘幽,而不知其老之将至也夫!吾知所以终吾身矣!”五百年前,在玩易窝内,阳明先生写下了《玩易窝记》,讲述了自己在玩易窝中悟道的感受。■

阳明传奇

游览六广河 升华致良知

一篇文章、一处美景、一个理论,看似不着边际,互不搭界的三件事物,却是阳明先生确立其理论的重要节点。

象祠是为纪念虞舜的同父异母弟象而修建的祠堂。象在其母怂恿下,曾多次谋害舜,皆未得逞。其后,象被舜所感化。《象祠记》是阳明先生在游览了位于今贵州黔西县灵博山上的象祠后写的文章,被收在《古文观止》里。六广河在乌江的上游,河道近70公里的水域上景点数十处,可谓一步一景。其山,形象生动、各具特色;其水,或湍急奔腾,或一平如镜。两岸怪石嶙峋,百态千姿;枯藤老树,苍翠碧绿;飞瀑流泉,随处可见。沿河散布村落若干,少数民族聚居于斯,民风古朴,热情好客。阳明先生曾游经此地。

是时,王阳明已于龙场大悟“格物致知”之旨,游览黔西象祠后,曾感怀“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先生认为:象之所以最后受到感化,正说明舜的伟大,从而说明君子修德的重要性。由此,更加确立了先生心中的“良知”认识,于是,游经六广河畔时顿觉美景无限,诗兴大发,便有了《六广晓发》: 初日曈曈似晓霞,雨痕新霁渡头沙。溪深几曲云藏峡,树老千年雪作花。白鸟去边回驿路,青崖缺处见人家。遍行其胜才经此,江上无劳羡九华。

六广河的美景、象祠的寓理,升华了阳明先生“致良知”的论断,进一步奠定了“知行合一”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四句教中的“知善知恶是良知”提供了事实论据。■ 修文县史志办 胡光胤

■ 张可 申欣 路榕 黄震 赵越洋 采写 制图:徐其飞 来源:贵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