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古老生存智慧 弘扬时代绿色文化

31.08.2016  14:37

到2020年,试验区率先建成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一批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重大制度成果。”这是近日贵州省被列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后树立的发展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从古时自觉的文化沉淀,到如今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将贵州独特的生态文化向全国推广,这其中既有古老生存智慧的延续,又有当下严谨的思考与改进。

从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到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再到如今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的各大优势逐一呈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则是自古以来都具备的生态优势。

被崇山峻岭包围,被繁茂密林覆盖,小溪与河流在山间流淌,贵州给外界带去“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旧时印象,也给当地人带去适宜生存的生态环境。

古时人们懂得依山傍水而居,开垦农田,种植树木,甚至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   (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古老的岜沙苗寨最盛大的祭祀仪式就是拜树神,至今仍保留生一个孩子种一棵树的古老传统,树与人共同生长,死后又以树木为棺,对树的崇拜可谓达到极致。

控制人口,稻田养鱼,把山河当主人,留青山栖百鸟,在贵州,苗、侗、瑶、水等少数民族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早已形成贵州各族千百年来与当地环境友好共生的精神基础。

即使在面对石漠化的严峻挑战时,依然有勇敢的人们挺身而出,穷尽一生退耕还林,与自然和解。

对青山绿水的依赖和守护,以及代代相传的生存智慧早已融入贵州人的血液中,成为构筑贵州人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部分。大量生态文化遗产不断积累,将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充分展示,给予当代人学习、继承的机会,是如今进一步构筑生态文化的重要步骤。

当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花溪镇山布依生态博物馆、锦屏隆里生态博物馆、黎平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等逐一建成,如今在苗、侗、布依、汉等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群中均能一窥贵州生态文化之貌。

没有创新的传承也许终会日渐式微,如何启发思维,构筑符合时代特色,适应当下环境的生态文化,成了新时代的话题。

2012年,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获批设立,成为国家级的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试验区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黔东南文化及其生态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修复包括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手工技艺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互相依存,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关,并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

如今,贵州省又被列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如果说过去延续古老法则所构筑的生态文明属于“人治”,如今运用制度和条例规范生态文明保护与建设则是往“法制”在靠拢。

当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开始实施,在制度上确保了耕地、林地和水资源的保护时;当环保法庭发出生态修复令,明确被告责任及令其作出生态补偿时,贵州过去约定俗成的古老规则摇身一变,成为更具约束力和明确指导性的法则,贵州生态文化脉络也更加清晰明了。

结合多种手段,既留住丰富多彩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找到生态与古老文化之间的平衡点,又通过制度规范生态文明建设,并结合文明行动等推广方式,提升社会整体素质,构筑精神文明高地,方能建成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