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经信委“爱心圆梦微心愿”激发网络正能量

15.05.2015  05:23

我是一位大学生,我深记伯伯阿姨对我说的话,当有能力的时候,努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个暑假,我希望能有机会参加一些爱心公益活动,帮助他人。”日前,一位大学生的咨询引起安徽省爱心助学协会的关注。

一则咨询牵出7年情

经过多方沟通,记者了解到,这位女大学生所称的“伯伯阿姨”是合肥市经信委党委书记、主任李海鹰和他的爱人。这位学生与他们的结缘是李海鹰在肥西县担任县长期间。

伯伯阿姨,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微笑生活,学会了勇敢面对,学会了承担自己的那份责任,更学会了感恩与回馈。我深知自己高考成绩不尽如人意,但,那又何妨!我清楚地记得伯伯阿姨对我说的话,‘未来充满希望,未来在自己手中’,无论是什么,都不会阻碍我对梦想的向往与追求……

在这些情真意切的手写书信中,我们看到一对夫妻默默地资助贫困生的真情付出。

在信息化、智能手机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主管合肥市工业化、信息化发展和融合的部门一把手,李海鹰可能是罕见的保持手写书信的人了。“已连续7年,海鹰都会从我们家的菜篮子预算里拿出1200元用来帮助两名贫困孩子。他资助学生从来不看他们的背景是否品学兼优,未来是否会考上大学或名校,他觉得务实是第一位的,帮助一个极需资助的贫困生,会改变他们对社会的看法,改变他们对人生的态度,这比是否能考上大学更重要。”妻子说。

一段佳话映射廉洁坚持

李海鹰,曾先后在电子部第十六研究所从事科研和在中科大电子科学与技术系从事教学工作,2003年9月作为高端人才引进至合肥市,后交流到肥西县任职,在其担任肥西县县长期间,2010年,肥西成为“安徽唯一进入全国百强和中部十强的县(市)中国百强县”。那一年,合肥市奖励他个人3万元,被他默默地捐献给了肥西中学。

妻子是最了解李海鹰的人,也是最支持李海鹰工作的人。她说,从中科大一位单纯的教师转型为官一方后,李海鹰变了很多,没了上下班的概念,没了双休和假期,时间和行程安排都不再属于家庭,也不再属于家人,应了那句合肥市干部的名言:“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但是,无论怎么忙,李海鹰始终没有变的两点是,一是务实低调,二是对“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坚持。他关心困难群众,力所能及地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却从不收取任何人的红包,即使逢年过节人情往来;更从不多报多销任何单据、不拿、不贪、不占公家的一点便宜。

他在单位会上会下不厌其烦地强调,“坚持把廉洁自律成为一种自觉行动,也希望让勤政廉政成为每个公务人员的自觉行动,领导干部更要率先垂范,严格从我做起”。

记者在市经信委采访时,听到一个有趣的段子:2013年经信委因某项考核指标未达标,市领导对履新不久的李海鹰说,直接从他的工资和奖金里扣钱。从不向领导叫苦叫难的李海鹰破天荒地“申诉”了,“我刚任职,棒子打在我身上没问题,但是如果再扣我钱,我连自家‘菜篮子费’都保不住了,我一不收红包,二没有其他收入,还有两个农村孩子要资助,回家无法向老婆交待啊……如果明年考核指标再不达标,扣我钱,我心服口服,老婆也不会怨我”。后来,市领导开明特批,没有扣钱。这件事,在市经信委内部被传为“李主任怕老婆”的美谈。“今天你多报了一百元和收了某单位的红包,你认为数额很小无所谓,久而久之,你对更大的数额也习以为常了,这就是小恶积大恶。”廉洁自律要从零红包做起,服务要从进门起步。正是在李海鹰的高标准严要求下,今年3月在合肥市的相关通报中,2014年合肥市经信委的政风评议从2013年的倒数第二名逆转为全市第二。

一个帖子体现无私胸怀

百度搜索“合肥市、李海鹰”两个关键词,你会发现,即使在以草根吐槽曝光为主的“肥西论坛”,他的口碑也是一边倒的好。有那么一两个评价负面甚至有人身攻击的贴子,被高挂在论坛内页,他也不以为然。有人曾经建议说,是不是让人删掉?他淡淡一笑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网络上有一点不同的声音是正常的,100个人或有102个思想;而且有不同的声音在网上,会提醒我们每个公务员、党员领导干部,无论何时,时刻都要提醒自己,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勇于把自己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让权利在阳光下操作,才能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最近半个月,在网上最火的与“合肥市经信委,李海鹰”有关的帖子则是4月20日合肥市举行的第二季圆梦“微心愿”爱心志愿活动,“55个微心愿被市经信委志愿者全部认领”,该新闻被全国4320个网站、公益频道和微信公众号转载。

合肥市经信委机关党委副书记余强介绍说,当时认领的倡议是李海鹰在办公例会上提出的,得到班子成员一致响应。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委机关、市中小企业局、委老干局和委直属单位安徽轻工业技师学院纷纷行动,迅速认领。机关公务员韩洋孩子小,家庭负担较重,在活动中也积极认领,第一时间联系许愿人,询问情况;公务员贾晖虽然不是党员,也踊跃认领,她根据自己孩子上学置办物品的标准,给许愿人准备圆梦物品。

同事们谁也没有想到这件小事会在网上影响这么大!李海鹰认为,“这就是善的力量,切莫小看微慈小善,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